蜀地有一個叫王蒙正的商人,從這件事上看到了機會,他把自己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兒王氏送到京城,通過多處打點,讓王氏成為皇后備選名單中的一員,并且安排了一場王氏和宋仁宗的邂逅。
一見之下宋仁宗便大為心動,這位王氏不僅相貌出眾,而且為人賢淑,讓宋仁宗心動不已。宋仁宗當時情竇初開,深深的愛上了王氏,想娶她為皇后,便告訴太后劉娥,點名要娶王氏為中宮之主。
而太后并非宋仁宗生母,她見王氏長相太過妖艷,有魅惑君王之嫌,便拒絕了王氏做皇后的提議。當時宋仁宗年幼,太后劉娥臨朝稱制,仁宗不敢違拗母后,心中暗自傷心。
太后不但不同意王氏為后,竟然將王氏許配給了自己的侄子劉從德?!稉]麈后錄》記載:先是昭陵聘后,蜀人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備選。章獻(指劉娥)一見以為妖艷太甚,恐不利于少主,乃以嫁其侄從德,而以郭后正位。
不止是仁宗皇帝,比如說滿清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就是這樣一位可憐的君主。他原本不是嫡系,本可以做個普通的王爺,快樂地度過一生。但是,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因為他的堂哥同治皇帝早死,當時年僅5歲的光緒,就因為和慈禧太后的血緣關系,被選為了大清的繼承人。
慈禧的侄女最終被選為皇后,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以及戶部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后來的瑾妃和珍妃姐妹則只能為嬪妃。
小詩詩知道,知道朱興明的難處。所以說,她也做好了將來朱興明能夠納妃的心理準備。
只是說是這么說,每每想到朱興明納妃的時候,她又心如刀割。此時的她淚如雨下,朱興明心中大痛。
小詩詩并非是無病呻吟,也并非杞人憂天。而是,朱興明納妃之事,似乎早晚都得發生。
這一點,哪怕是朱興明自己也無法左右。除非,小詩詩能夠接連生下幾個兒子,即便是生下了幾個兒子也難說。
畢竟這個時代早夭的現象比比皆是,群臣還是會死諫。讓朱興明多納嬪妃,多綿延子嗣。
子嗣多了,將來的皇位才會穩固。而且,這不只是群臣的意思,周皇后和崇禎,甚至于懿安皇后張嫣,怕也是一樣的想法。
你寵愛與太子妃是應該的事,大家都可以默許??墒菫榱嘶始易铀?,納妃還是必須的。豈不聞孝宗皇帝就是因為只有一個皇后,才導致武宗無后的么。
當然,朱興明并不管這些的。就算是鬧得滿城風雨鬧得雞飛狗跳,他也不會納妃。
看著小詩詩如此的傷心,朱興明只好溫安慰:“好了好了,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的么,不會再娶別的女子。大不了,我鬧它個雞飛狗跳便是?!?
二人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秀恩愛的,聞者無不臉紅。甚至于有人鄙夷,可是朱興明和小詩詩絲毫不在乎。劫后余生,他們說出了許多無法說出口的心里話。
這是甜蜜的,刀光劍影中的朱興明,難得的這般溫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