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內心非常期待,期待著這京城外面,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百姓們,是如何過活的。
出了京城之后,崇禎坐在了馬車轎子里。他就像是一個衣錦還鄉的富商大戶,花錢雇了十幾個護院,浩浩蕩蕩的出了京城。
對于城外的一切,崇禎皇帝都感覺特別好奇。城春草木深,國未破山河依舊在。
只是,呈現給崇禎眼前的,卻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至少,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
城外幾乎是一片蕭條,人煙稀少處處殘破。沒有雕梁畫棟的高樓,沒有干凈整潔的青石板街,更沒有南來北往的客商小販。
低矮的茅屋,寥寥幾戶的民居,還有哪些粗布麻衣,衣衫破爛看起來有些臟亂的百姓。
百姓們的目光呆滯,他們好奇的看著這群衣衫華貴,坐著轎子里的老爺出行。
崇禎的排場,就像是一個富商大戶的衣錦還鄉。這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尋常百姓們招惹不起的。
是以,沿途所見的百姓,無不紛紛躲避。
馬車內的崇禎皇帝有些意興闌珊起來,這與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他以為的微服出巡,是能夠和百姓們親切的交流,問一下他們的生活起居,問一下有沒有惡霸欺凌,問一下生活有沒有感覺到幸福。
然后,百姓們熱情洋溢的回答。沒了流寇沒了天災,百姓們的日子愈發的興旺,感謝朝廷感謝皇恩。雙方,在一片愉快的氛圍中度過。
這是崇禎的想象,事實就是,百姓們見了他的馬車,就跟躲避瘟疫一樣,遠遠的躲到了一邊去。
普通的百姓們,都是粗布麻衣,達官顯貴們穿的的綾羅綢緞,士子讀書人穿的是長袍。這些,都是身份的象征。
對于身份高貴與自己的人,百姓們素來都是敬畏的。主要是,他們一介草民,招惹不起。
所以他們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邏輯,盡量不去招惹這些人上人。哪怕這些人對自己的羞辱,也只能屈就忍耐。
這僅僅是離開京城不到半日的時間,和相對于繁華的京城來說,外面的世界簡直就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世界。
即便是京郊之外不怎么繁華,也不至于破落至此。馬車的轎簾掀開,崇禎皇帝親眼看到,到處都是戰爭留下的殘垣斷壁。
在廢墟中重生,重新建設自己的家園。大明二百七十多年的繁華,被戰爭和災害無情的摧殘。
木制的酒樓被付之一炬,地上散亂的磚瓦,還有被燒的焦黑的房梁,顯示著此地曾經的繁華。
倒塌的茅屋,殘破的青磚大院。樹枝上瑟瑟發抖的烏鴉,京城之外一片蕭索。
他們來到了一處小鎮子,這里剩下的住戶,不足之前的十分之一。鎮子上,唯一的一家稱之為酒樓的地方,是一處泥胚搭就的茅草房。
朱興明騎著馬在前面引路,他們在這處暫且稱之為鎮子的地方,停下來歇腳。
“前面,是什么地方?”崇禎皇帝終于忍不住問了句。
一旁的王承恩回道:“回皇、回老爺的話,這里是安德鎮。咱們出來京城,已經有八十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