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興明最煩這些規矩禮儀了,崇禎皇帝非常遵守這些宮規,這就尷尬了。
老爹,會不會喜歡小詩詩呢。
宮中規矩繁多,一時之間也教授不了這么多。宮女帶著小詩詩去見了尚儀局的尚宮,由尚宮親自教授一些簡單的規矩。比如說,將來見了皇上見了皇后如何行禮等等。
富貴無極,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災禍。做不好一個皇帝,反賊四起會奪了你的江山。而后宮嬪妃爭斗更為慘烈,每個女子的青春都是有限的。
大好年華的時候,皇帝對你千嬌百寵。等你容顏老去,皇帝移情別戀的時候,你就容易被拋棄。
甚至于,像是萬貞兒萬貴妃這樣惡毒的女子,會把皇帝身邊的其她嬪妃,想辦法挨個弄死。還有皇帝生下的孩子,也都毫不留情。
還有一種,若是嬪妃生不下孩子就能免于災禍了么。并不會,皇帝死后,你也很可能會殉葬。
滿清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就是在努爾哈赤死后,被迫殉葬了。
大明有宮規,名曰“朝天女”。這一習俗在戰國之前十分盛行,到了戰國之后,呈現減弱趨勢,有些仁君圣主不忍心這樣做,因此生前就立下遺囑,自己獨自上路很好的,就別麻煩別人了。不過到了大明一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就偏偏要從頭再來,將“人殉”這一糟粕再次發揚光大。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遺詔中要求后宮嬪妃系數殉葬,自此后,中國歷史上后宮女子陪葬皇族的殘酷局面再次興起。當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之后,遵其遺詔、依法古制,親下諭旨“凡未生育之后宮,皆令殉葬,不從明者,縊斃之”也就是誰敢不聽話,先勒死再丟進去。
幸虧,這種殘忍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手里才算結束。明英宗就是在土木堡被瓦剌抓走的那個皇帝,大明從此由盛轉衰。
明英宗生前并沒什么大作為,但宅心仁厚,生前下了一道遺詔,昭告后人“自此起不可再用妃嬪殉葬”。
既然成為太子妃,就得接受朱興明三宮六院,這一點,是一個女人無法改變的事實。
小詩詩雖不甘愿,她向往的是一夫一妻白頭終老的生活。可自己被選上了太子妃,就只能接受這樣的命運。
“朱哥哥若是敢找別的女人,我就把她給殺了。”小詩詩恨恨的想著:“就算不殺她,也把她罵走。”
朱興明是太子,將來會是大明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坐享人間之福。
可是,不同于其他穿越者,朱興明從未這么想過。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他這一生,娶小詩詩一個足矣。
朱興明最敬佩的是明孝宗朱祐樘,這個一手創下了弘治中興的皇帝。可以與文景之治媲美的大明為數不多的好皇帝,一生只娶了一個妻子。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朱祐樘即位。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