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殺掉朱興明確實沒用,可是孫可望的部隊已經抵達前線。想通知他也來不及了,況且,就算是此時李定國通知孫可望,說東山寨有詐,孫可望也絕不會相信。
孫可望與李定國二人素來不合,他還會認為這是李定國怕自己搶功,故意給自己使絆子。
一時之間,李定國渾然沒了主意。看著彷徨無計的李定國,朱興明冷冷的道:“東山寨一戰,本宮就是要打痛張獻忠。只有打痛了他,他才會知道疼。孫可望一敗,你們還有什么能力與朝廷抗衡。即便是你們殺了本宮,你們一樣都得陪葬。想活命,就趁早快快投降!”
李定國知道,此時已經無法殺死眼前的這位太子爺了。他收起長劍,恨恨的道:“若是東山寨你們輸了,我定會親手殺了殿下。”
李定國想不明白,即便是朱興明早有所備。在東山寨這種毫無天險可守的地方,他們如何對付孫可望的部隊。
然而,此時孫可望帶領的流寇,已經開啟了他們的噩夢。
為了此戰,張獻忠把自己的精銳都調撥給了義子孫可望。張獻忠期望此一戰,是他的反擊逆襲之戰。
孫可望,原名孫可旺,明末張獻忠大西政權主要將領、南明永歷時期權臣,陜西延長縣或作米脂縣人。明崇禎三年,張獻忠在陜北造反,出身貧苦的孫可望參加義軍,被張獻忠收為養子。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敵,他率部下沉著應變,被軍中呼為“一堵墻”。因為他識字,又機靈,很受張獻忠器重,為張獻忠四個養子中之長子。
孫可望識文斷字,打起仗來老奸巨猾。能夠隨戰場形勢隨機應變,隨時做出應對策略。
然而,此時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面對的,將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
擺在孫可望面前的,是一支奇怪的,從未見過的部隊。這支軍隊的士兵手里沒有長矛大刀,也沒有弓箭弩機,他們手里拿著的,都是清一色的毫不起眼的火槍。
火槍嘛,只不過是唬人而已。看他們散亂的在軍營之外,三三兩兩或坐或站。這些官兵在擦拭著自己的槍支,似乎對于從山坡上摸上來的流寇,毫無知覺。
孫可望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他悄無聲息的指揮著部下,摸上山坡之后,準備發動總攻。
官兵當真是蠢得厲害,居然在一個坡下安營扎寨。這不是,故意自己找死么。他們以為找了個背風的好地方,大概官兵們沒有想到,自己會摸到這里來吧。
山坡上涌滿了流寇的軍隊,眼看時機成熟,孫可望拔出佩刀,高喊著:“殺!”
氣勢如虹,流寇們排山倒海,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從山坡上疾沖而下。對著,坡下毫無準備的官兵,發動了突然襲擊。
原本散亂的官兵們,突然間迅速集結反應了過來。他們似乎適才是故意的,因為幾乎是眨眼之間,散亂的官兵們分成了整齊的三排。
有些久經沙場的流寇,已經感覺到大事不妙了。這里,是個陷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