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很是佩服,太子會有這么大想勇氣。
這是朱興明自己上來送死的,確實是怨不得別人。雙方大戰的時候,對方主帥居然主動送上門來送死。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朱興明的想法很單純,只需深入敵營招降便可免于兵戈。
可是,若是敵人誓死不降呢。反過來把你扣為人質,群龍無首的十二團營再厲害,也會投鼠忌器。
李定國想扣下朱興明,畢竟官兵這邊除了這個太子,別的人他都不懼。
誰知朱興明卻哈哈一笑:“李將軍天真,你以為扣住本宮,朝廷就會向你們妥協么。豈不聞我英宗皇帝土木堡北狩,我大明朝廷可曾向瓦剌妥協么?”
明英宗朱祁鎮,這家伙就是造成土木堡之變的那個皇帝。就是他,使得大明國力由盛轉衰。太祖成祖皇帝打下來的江山,幾十萬明軍精銳損失殆盡,無數功勛死于此役。
其結果直接導致大明王朝走向衰落的開端,而明英宗朱祁鎮,更是被瓦剌擄走作為人質。
一個皇帝作為人質,想威脅大明朝廷。然而其結果就是,明廷根本不為所動。在大臣于謙的主持下,扶持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奉朱祁鎮為太上皇。
朱興明面臨的情況,似乎和當年的明英宗有些類似。即便是你們扣押了我也沒有用,大明王朝是絕對不會與你妥協的。大不了,另立太子。
我之所以敢前來,早就想好了會有這樣的后果。不過,你們扣押了我,你們的下場也絕不會好到那里去。
朱興明說英宗北狩,其實是為了保住皇家臉面的委婉說法。君王的功績、成就得到了宣揚與贊美,而他們的昏庸、失德之處卻裹上了一層“糖衣”,悄無聲息地淡化了。
北宋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擄去金國,也稱之為北狩。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明成祖朱棣留下來的幾十萬大軍悉數戰死,無數文臣武將因此喪生戰場。明朝的政局因為這場變故動蕩迭起,而在史書上,留下來的卻只有“明英宗北狩”這點痕跡。
除了北狩之外,還有西狩,南明皇帝朱由榔從西南到貴州,從貴州到云南,再從云南到緬甸……朱由榔的永歷政權一退再退,最終還是沒逃過吳三桂的縊殺。這段令愛好明朝的人嘆惋的故事,在歷史上只有“永歷西狩”四字。
八國聯軍入侵,直逼紫禁城。不可一世的慈禧驚懼之下,只能帶著光緒和幾個宮女太監向西安跑去。歷經千辛萬苦終于逃到西安后,為顧及大清顏面,慈禧對外只能宣稱“庚子西狩”。
李定國“哼”了一聲:“太子爺好大的膽氣,在下是佩服的緊的。來人,給我拿下!”
說是佩服,李定國還是下令,將朱興明等人抓了起來。
畢竟是當朝太子,沒有人敢對朱興明怠慢。而且李定國的手下們也都知道,就是這位太子殺了李自成。這些人對朱興明,依舊充滿敬畏。
李定國更是叮囑部下:“將太子爺看押起來,不得怠慢?!?
朱興明沒有被下獄,劍門關內也沒有大牢。他與手下幾人只是被關在了一處營帳,四周都是巡邏的士兵。
鑒于這個太子著實恐怖至極,當初據說從李自成萬軍從中救人都直如探囊取物。李定國究是不放心,派了重兵對朱興明的營帳晝夜看管。就算是此時的朱興明插了翅膀,也難逃敵營了。
另一方面,李定國火速派人去通知遠在蜀地成都的張獻忠。張獻忠聞也是大吃一驚,太子居然敢來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