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并不是一時興起,王府上上下下卻不敢絲毫的怠慢。若是能由太子賜婚,那是無上恩寵。
朱恭枵并沒有多想:“能得太子殿下賜婚,乃是臣的榮幸。只是臣不知殿下,為何是三年?”
朱興明看了一眼朱恭枵,然后又對新鄭郡主朱蕓說道:“郡主,你是不肯嫁的對不對。”
新鄭郡主斬釘截鐵的點點頭:“是的,不管太子殿下許配何須人家,我死都不會嫁人的。”
朱興明哈哈一笑:“你可不要后悔。”
新鄭郡主表情依舊堅決:“絕不后悔,我此生當出家為尼,也絕不嫁人。”
一旁的周王妃大急:“你這孩子,胡說什么。太子殿下莫怪,都怪臣妾管教無方。”
周王朱恭枵也跟著說道:“殿下恕罪,這孩子都被她母親慣壞了。殿下放心,三年之后,臣定會為小女置辦好婚事。”
朱興明卻沒有理會朱恭枵,而是看著新鄭郡主繼續道:“若是本宮跟你說,你嫁的人是杜忠仁,你也當出家為尼,絕不嫁人的么。”
此一出,新鄭郡主朱蕓臉色大變。一旁的周王朱恭枵夫婦也是大吃一驚:“殿下,您這...”
周王府家丁杜忠仁,出身卑微,乃屬賤民籍。太子竟然讓郡主三年后嫁與此人,這怎么可能。
別說是朱興明,怕就算是崇禎皇帝也沒有這個能力。在這個等級觀念森嚴的時代,一切規矩制度都建立在封建道德觀念之上的。天下人當如何看待此事,皇家顏面何在。
女尊男卑,一個區區家丁怎配得上郡主。若是男尊女卑還好說,畢竟太祖皇帝曾有旨意,君王皇后之選,當從民間選良家為配。
當年朱元璋之所以這么做,也是為了防止外戚專權。讓皇帝從民間挑選女子為皇后,可謂是煞費苦心。
可從民間挑選女子也是需要條件的,不止是你長得年輕貌美。還要知書達理,性格溫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出身一定要干凈。
哪怕是出身于平民之家,數代之中也都是老實本分的百姓。當年天啟皇帝就是這樣,從數千女子中選中了張嫣皇后。
像是崇禎皇帝朱由檢,選中的周皇后,也就是朱興明的母親。雖說國丈周奎不是個東西,可周奎并非賤民籍。
像是杜忠仁就不一樣了,他不過是個王府的家丁。一個家仆,他是根本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個平民的,更別提娶什么郡主了。
朱興明“哼”了一聲:“豈能以出身論貴賤,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放后被舉用為相中被舉用。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遠的不說,咱說近的。衛青也是出身于家仆,咱們的太祖先皇帝,出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