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崇禎元年,寧遠衛發生兵變,巡撫畢自肅自殺而死,時左良玉官任遼東車右營都司,因為此事丟了官職。
崇禎三年,左良玉復官后,總理馬世龍讓左良玉跟隨游擊將軍曹文詔支援玉田、豐潤,與清軍在洪橋、大塹山、遵化等地大戰,戰后與曹文詔獲得增秩的賞賜。隸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麾下。
崇禎四年七月,因先前高第盡撤寧錦防線,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毀,孫承宗派人對其進行重新修筑,但不久之后清軍卻突然來圍攻。總兵官尤世威因護守皇陵不能去,就推薦左良玉代他率兵前往。過后,侯恂推舉他做了副將,帶隊在松山、杏山下與后金作戰,功勞排在第一位。
也就是說,此人是有些能力的。且,用的好的話,能力出眾。
大明這個時代,尤其是明末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你無法用正邪來定義一個人物。尤其是這些具有爭議的人物,他們大多數都有著其兩面性。
袁崇煥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可是,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袁崇煥這個具有爭議的人物,都有其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朱興明從不把每個人物都一棍子打死,比如說洪承疇和祖大壽,還有吳三桂。
按理說,遼東陣線這么重要的地方,關乎著大明北邊邊防重地。歷史上的洪承疇也好,祖大壽也罷,還有這個吳三桂更別提,他們最后都投降了滿清。
可是,朱興明依舊給予他們重用。每個人物,再投降滿清之前,他們至少都是忠于大明的。
朱興明并沒有像其他穿越者一樣,按照歷史名單殺奸臣。奸臣如魏藻德之流確實是罪該萬死,朱興明也沒有慣著他。
可是,如洪承疇和祖大壽這種爭議性的人物,朱興明依舊重用與他們。而且,這個洪承疇依舊是擔任薊遼總督。整個遼東防線,都交在此人手中。
這就是朱興明的魄力,難道說,遼東防線除了洪承疇無人可用了嗎?
有,真要找的話自然能找到。可朱興明并沒有這么做,洪承疇繼續統帥遼東,與滿清作戰。
同樣,對于左良玉。朱興明依舊是對他頗為器重,雖然歷史上的左良玉有功有過。可至少目前,他是有功的。別的不說,七萬手下死守開封,最后身邊只剩下五六千人。
期間,李自成不是沒有招降過左良玉,可是都被他嚴詞拒絕。僅憑這一點,該給他的功勞,朱興明絕對不會少給他。
可對于這種人,你給他一個甜棗的同時,也得時不常的打壓一下。只有這樣,才能為己所用。
朱興明下令嚴查太康軍之事,一來是為了無辜百姓伸冤。二來,也是想整頓軍紀。讓明軍官兵們看看,這就是欺辱百姓的下場。
誰敢欺辱百姓,嚴懲不貸。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