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自成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他集結了三十萬大軍,在陶家店,硬碰硬的遇上了朱興明的十二團營。
為什么李自成之集結了三十萬,因為他同樣知道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麾下的六七十萬大軍,剩下的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指望他們打仗,那就跟王得仁的部隊一樣的下場。
這些散兵游勇的烏合之眾,遇到明軍官兵一觸即潰。把他們送上去,只會打擊士氣。至于戰斗力,是一點兒都沒有的。不然,開封城早就被攻下來了。
可是這三十萬大軍,則是李自成的主力部隊。他們的戰斗力,是絕對可以和明軍一較高下的。
三十萬流寇大軍,是李自成的血本。他和朱興明一樣的目的,要爭取一舉擊潰對手。打敗了這十二團營,明軍則就不足為懼。因為崇禎皇帝手里沒有別的本錢了,擊潰朱興明,則放眼天下,李自成再無對手。
雙方都是亡命一博,把最后的賭注,都房子啊了陶家店。
不同的是,他朱興明輸不起。他在拿大明的國運做賭注,一旦這十萬多人的十二團營戰敗,明亡是遲早的事。
民力的枯竭,大明朝廷已經無力再組織一場更大的剿匪戰役了。再繼續耗費民力,只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而李自成則不然,他甚至于有些有恃無恐。即便是這三十萬精銳打光了,大不了從頭再來。
自己本就一無所有,即便是這次敗于明軍。自己還有的是機會東山再起,只要官員繼續貪腐,只要天災依舊。他李自成就有生存的土壤,到時候振臂一呼,依舊是應者云集。
這一場仗,李自成輸得起,而朱興明輸不起。這就是二人,最大的區別。
當然,李自成是不想敗的。三十萬虎狼之師,不能讓世人瞧得小了。其中李自成麾下的三十萬人,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有的,甚至是官兵投誠過來的。其戰斗力,也是相當強悍的。
雙方在開封城被陶家店的地方布置兵力,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這種硬碰硬的戰斗,幾乎是沒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可。
雙方看的,都是軍隊的戰斗意志,互相對拼的,是將士們的勇氣。
不過,單論戰術,朱興明這邊終究似乎是技高一籌。李自成雖然能打,可他們的弱點也不是沒有。
朱興明召集部將,晝夜研究。他們專門研究李自成軍隊中的弱點,從王得仁部俘虜過來的流寇,幫了很大的忙。
朱興明無法親力親為,這件事一直由宋獻策在處理??墒窍霃囊恢к婈犞校页鏊麄兊谋∪觞c,談何容易。
深夜子時,朱興明的營帳中依舊燈火通明。一眾將士,都在討論這次出兵的戰術。
營帳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沙盤。沙盤事無巨細,甚至于小到每個山村,都仔細做好了標記。奈何,受于這個時代的限制,地圖依舊不太完整。
或者說,地圖不太精確。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全身不錯的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