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歷史悠久,史稱古絳。春秋屬晉,漢屬絳縣,東漢屬絳邑縣。北魏太和十八年稱南絳縣,西魏大統(tǒng)五年改為絳縣,沿用至大明。
該縣地形復(fù)雜,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區(qū)面積據(jù)半,丘陵占到三分之一,平川面積最小。
在絳縣,有兩個地主大戶,一個是城南林家,還有城西方家。這兩個大家族,其實(shí)力巨大。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舉人進(jìn)士。至于秀才,更是一抓一大把。
林家的族長林明琛,斂財(cái)巨萬,家資殷實(shí)。方家的族長方文鏡,更是連知縣都不敢招惹。
絳縣的知縣劉子聰新官上任,到任第一天就得先去拜訪方家,然后再是林家。到了方家,堂堂一個知縣,愣是在宅子外面等了足足小半個時辰。這個時候,方文鏡才指使下人,讓劉知縣府廳敘話。
到了府廳,劉子聰還得恭恭敬敬的拜訪。而方文鏡則大搖大擺的坐在廳中,甚至都沒有起身迎接。
到了林家的情況也差不多,這些世家大族,根本就不把一個知縣放在眼里。而知縣要想呆在任上,更是不敢得罪這些世家大族。
一般,一個郡縣的知縣,都會雇傭一個師爺。而絳縣,則有兩個。
一個是方家派來的師爺叫方同,一個是林家派來的師爺,叫林不由。
按理說,師爺不屬于朝廷編制。而且?guī)煚數(shù)馁旱摚彩怯芍h開支。說白了,師爺就是知縣雇傭的幕僚,負(fù)責(zé)給師爺發(fā)工資的。
可是方家和林家根本就不用劉子聰出錢,他們兩大家族派到縣衙的師爺,薪酬有自己來出。
然而,整個縣衙的政務(wù)工作,也是由方同和林不由說了算。反倒是知縣劉子聰,被徹底的架空。
這種事,大明地方官場屢見不鮮。官場腐敗,買官賣官猖獗。而像是上任的知縣,被當(dāng)?shù)氐拇笞褰o架空的事,也屬尋常。
僅僅在山西,像是劉子聰這樣的例子,就有十幾起。這些世家大族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自然假借知縣之手,對當(dāng)?shù)氐陌傩諜M征暴斂。
當(dāng)然,也不是林家和方家都是地主大戶。這兩個世家大族足有近萬人口,真正手里有錢的,也就幾十人。
這些人,本族族民不但淪為其家丁,至于其外族的百姓,家里的田地基本都被吞并殆盡。這些失地農(nóng)民,只能被迫成為兩大家族的佃戶。
然而,隨著太子朱興明進(jìn)駐山西,這一切便徹底的不一樣了。朱興明雷厲風(fēng)行,允許地方對地主大戶開刀。
于是,劉子聰再得到布政司的指示之后,終于翻身的機(jī)會來了。他先是替換了縣衙中的衙役,提拔了一批自己的死忠。
這樣,就能使得自己牢牢控制住局面,從而為己所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