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崇禎皇帝明知道湖廣李自成作亂,卻無法派京軍圍剿的原因。地方軍隊又不堪一擊,根本不是闖賊的對手。京城三大營無力再戰(zhàn),沒有足夠的軍餉糧草支撐。
大軍為至,糧草先行。運輸糧食的輜重部隊,靠的是牛車騾車還有手推車運送。運送的途中,輜重部隊的人自己也得吃飯啊。往往幾百里地的運輸,一個手推車的民夫來回路上要吃掉三分之二的糧食。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送到軍隊中的。
沒錯,效率就是這么慢。木制的獨輪車能拉多少貨物,牛車騾車又不是大量配備。
難道說,古人打仗真有這么難么。照著意思,那滿清怎么打進關(guān)內(nèi)的,之前成祖皇帝朱棣是如何打到漠北的,這不是扯淡么。
還真不是扯淡,大明國力強盛之時,自然軍餉糧草都不是問題。可以就地籌糧,供應(yīng)軍需。那時候的明軍戰(zhàn)斗力,是爆棚的。
滿清呢,黃臺吉出兵攜帶的口糧極少,僅有兩三天甚至更少。可他們會搶啊,他們本就是搶劫起家。打到哪兒搶到那兒,明朝有的是百姓,有的是地方搶劫。
現(xiàn)在不行啊,整個江北都被災(zāi)情籠罩著。此時若是朝廷派出三大營去地方剿匪,糧食從哪兒來。在災(zāi)區(qū)就地籌糧么,災(zāi)區(qū)百姓自己都沒糧食。
從京畿運輸?靠什么運,怕糧食還沒運到河南、湖廣等地,要么已經(jīng)被自己吃光了,要么就被流寇哄搶了。
崇禎皇帝難啊,眼睜睜的看著湖廣之地的流寇做大。卻奈何無能為力,讓各地駐軍征繳,大明的地方武裝戰(zhàn)斗力著實令人羞愧。
要么,但凡有點戰(zhàn)斗力的地方武將,就是擁兵自重,保存自己的戰(zhàn)斗力,不肯出兵。
這也不能全怪地方武裝,比如說一省總督。他奉命去剿匪,確實也把流寇剿滅了。可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自己的勢力也會受到不少的損失。
這個時候,得向朝廷邀功請賞吧。按照戰(zhàn)功賞賜,可朝廷哪里來的錢。崇禎皇帝多半只是下旨褒獎,并沒有什么實際性的賞賜。就因為一個字,窮。
地方武將們自然是不樂意了,老子拼死拼活的打仗。立了戰(zhàn)功,朝廷只是口頭賞賜,誰不火大。
不管史書是如何的記載,但是穿越到這個大明王朝的朱興明算是明白了。大明亡國真不是官僚體系崩壞,還有崇禎皇帝的原因。
歷史上貪腐的王朝多了去了,哪個王朝沒有貪官污吏,可他們亡國了么,沒有。崇禎皇帝是昏君么,他不是。
雖然崇禎皇帝有許多執(zhí)政上的錯誤,可真算不得什么昏君。主要是綜合因素導(dǎo)致的大明王朝的覆滅,官僚體系的崩壞,遇到了千年難遇的小冰河災(zāi)害,這才是主要原因。
有很多學(xué)者將明亡歸咎于小冰河災(zāi)害的發(fā)生,其實不無道理。這次朱興明就真真切切的見識了,什么叫做有心無力。眼睜睜的看著流寇們壯大,你卻想不出好的辦法。
人禍還好說,總還能想辦法。天災(zāi),你實在是無能為力了。李自成的隊伍,發(fā)展迅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