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朱興明自己,對此也是一籌莫展。這就麻煩了,李自成有多危險朱興明是很清楚的。
現在這種情況,朝廷確實是無力出兵。這不是崇禎皇帝的錯,就算是朱興明,也毫無辦法。
“父皇,難道咱們就眼睜睜的看著,看著流寇四起么。”朱興明不甘的問道。
崇禎皇帝嘆了口氣:“昏君的罵名,就讓朕背好了。史書上如何書寫朕都已經無所謂了,皇兒,你是咱們大明的希望。眼下咱們幫不了湖廣,也幫不了河南幫不了山西還有南京。”
朱興明大為心痛,這可都是大明的子民。他見過饑民,饑民們活的真是生不如死。沒有什么東西是慘過,全家被活活餓死。
折骨而炊易子相食,這是怎樣的人間慘境。而這一切,朝廷居然無能為力。
明末人口到底有多少,一直是史學家們爭論不已的話題。但是若論謎團的規模、持續的時間以及所產生的影響,那么明朝最大的謎團莫過于它的真實人口數量之謎。
有些明朝的當事人說,官方統計的總人口數比真實總人口少了9000多萬人。近代以來研究明史的中外學者中,有人說官方統計所遺漏的人口數至少有1億,而更大膽測算的結果是明末有接近3億人口是黑戶。
明朝遭遇的這場驚天大浩劫,究竟損失了多少人無從得知。即便是現在官方也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因為許多人口隱匿不報,為的是避免繳納賦稅。
明朝人口的數量就一直是一個史學界爭論非常嚴重的問題。有人講中國人口的銳減全加在了清軍屠殺的頭上,從公平的角度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必須考慮各種災荒、明軍的殺良冒功、農民軍的屠殺以及各地草寇的屠殺等等。
要是朱興明來說,人口銳減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最大的原因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天災,還有來自于流寇的屠殺。其次,才是滿清的入侵。
除了這些天災,人禍更為嚴重。首先是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進行的屠殺,如果說這些人愛民如子,那完全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流寇所到之處那些和明朝掛上邊的貴族、官吏、奴仆甚至商戶都沒有幸免,最后都被農民軍殺害。
李自成在僅在山西地區就殺了各種貴族1萬多人,其他類型的人,大家自己思考。明末的明軍軍紀已經糜爛到了極點,鎮壓農民軍或者抗擊清軍不利,沒有首級交代,他們就會殘殺村鎮中的無辜百姓,這就是殺良冒功,這在明軍之中并不是少數。
最后就是各地草寇的問題,北京被清軍占領以后,大量的難民逃往南方。這就是草寇們發財的機會,許多逃難的路人慘死在他們的刀下。南明的一位內閣大學士曾經回憶,他的全家被草寇打散,僅剩下了他的兒子。
具體損失的多少數字,較為準確的說法是五千萬到一個億。這個可怖的數字或許只是書本上的隨口一提,或者文字的寥寥數筆。
可這背后,是無數無辜的家庭,還有累累白骨的堆積。去年河南大災,損失的人口就不下百萬。今年整個江北都出現了災情,其結果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朱興明怎能不心痛!
心痛又能怎么樣,老天爺不肯賞飯吃,百姓們只能活活餓死。朱興明有著前所未有的無助,好歹,自己帶個系統啊。
人家穿越都有金手指都有系統在手,別的不要求,先給自己幾千萬斤糧食救命再說。
可是毛都沒有,朱興明絞盡腦汁,屁的系統屁的金手指都沒有。什么都靠不住,一切只能靠自己。
朱興明知道,無論何種情況下,自己都必須保持足夠的冷靜。一定、一定會找到別的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