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劉軍摁滅煙頭,語氣變得鄭重了些:
“今兒除了認路,老哥再跟你叨咕叨咕咱們這行當里頭的道道兒,心里得有個譜。”
何衛國立刻正色道:
“老哥,你說,我聽著。”
他知道,這是真正的干貨要來了。
劉軍清了清嗓子,開始傳授他的“江湖經驗”:
“第一類,就是咱今天跑的特供系統。”
他豎起一根手指:
“區委大院、友誼商店這些地界兒。送這兒的東西,咱們就一個原則:規規矩矩,手腳干凈!”
“裝車有人盯著,封條貼著,路上別磨蹭,送到地方簽好回執,完事兒!”
“千萬別動歪心思,里頭的東西,碰不得!也沾不得!”
他強調的語氣異常嚴肅。
“第二類,”劉軍豎起第二根手指:
“是廠區系統。像軋鋼廠、紡織廠這些大國營廠的食堂。”
“給他們送的多是咸菜疙瘩、醬菜、副食品啥的。這種活兒,”
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一般到了地頭兒,人家都會安排咱們在食堂吃頓飯,伙食不錯!”
“臨走,管事的多少會給包煙,至少不會讓你空著嘴出來。”
“不過,這些都是計劃內的配送,該送還得準時送,耽誤不得。”
何衛國默默點頭。
計劃經濟下的條條框框,他理解。
軋鋼廠這種重工業單位,更是重點保障對象。
劉軍接著豎起第三根手指:
“第三類,文教衛生系統。學校、醫院這些地方。”
“送他們的東西,跟前面兩類不一樣。”
他壓低了點聲音,帶著點“你懂的”意味:
“他們卡不住咱們。所以,關系處得好的,或者人家會來事的,咱們就優先送、準時送。”
“要是碰上那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嘿嘿,那就看情況了,晚點送或者讓他們自己來提,也說得過去!明白吧?”
“最后一類,”劉軍豎起第四根手指:
“供銷系統和遠郊公社。供銷社那邊,多半自己來提貨。”
“咱們有空了,順路幫送一趟也行。”
“但要是派到遠郊公社的任務,”他神色認真起來:
“尤其是跑那些偏僻山路的,衛國,你千萬記住老哥一句話!”
他加重了語氣:
“路上,尤其是天擦黑或者荒郊野嶺的地方,要是有人攔車,甭管他招手還是站路中間,千萬別停!”
“要對方就站在路中央不動,直接闖過去!”
“這不是心狠!”劉軍語氣斬釘截鐵:
“這些年,因為停車吃虧甚至丟命的司機,不是一兩個!”
“大晚上敢站路中間攔車的,能有幾個善茬?”
“不是劫道的就是想訛人的!你一發善心,指不定就著了道!”
“油門給我踩住,別松。”
他的話語里充滿了過來人的警惕和無奈。
何衛國深深吸了口氣,鄭重地點點頭:
“嗯!老哥,我記下了!”
劉軍這番掏心窩子的江湖秘籍,涵蓋了配送對象、油水門道、人情世故甚至保命法則,對這個時代初入運輸行的他來說,價值千金。
這赤裸裸的生存智慧,是特殊年代無法回避的寫照。
何衛國剛把劉軍的話在腦子里過了一遍,正想開口說點什么,
老嘎斯的發動機突然傳出“噠噠”的異響。
像是有什么松動的零件在敲擊,時有時無。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