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市長,你說我?……讓我跟你去?”宋揚瞪大眼,望著路北方。
“啊?對啊!怎么啦?”
“那,不太好吧?”宋揚猶豫了一會兒,為難道:“我就是桃花江畔柳子鋪村人,又在南暉搞了一輩子工作,沿河幾個鎮的人,差不多都認識我。我去了,若是以后政府不再讓他們采挖的話,搞不好他們都以為這事兒是我舉報慫恿的!對我產生意見!”
路北方望著宋揚,深知他的難處!他路北方從塵埃中來,絕非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他深知基層干部在地方開展工作的艱辛與不易!特別是對于那些土生土長的干部來說,如果老百姓的賺錢之路被阻礙,利益被損害,他肯定會對這名干部心生不滿!但,又因為系土生土長,今日不見,明日還得再見!再見時,也會因為這事,而心生隔閡。
當即,路北方想了想道:“那行,你別去!你明天一早,安排個知情人帶我們去就成!哦……記得給我們安排輛便車,免得我們那市政府公車的字樣,太顯眼。”
“好!!”
宋揚退出去后,于第二天早上,還真是安排了一輛長城suv,等在南暉縣的賓館左側的林蔭道上。
一大早,路北方喊上趙磊、黎曉輝,三人一起坐上這個叫華師傅的車,一起前往桃花江沿線的村莊。
華師傅四十來歲,就是南暉人,他開著suv,沿著前往朝陽鋪、紅柏兩個鄉鎮前行,走了約有四十分鐘,告知路北方,接下來沿途,便會沿桃花江畔行駛。
路北方坐在華師傅的車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
這是大山的夏天,本應四處綠意蔥蔥,現在連山間的樹葉,都變得焦黃。
沿途,路北方也看到農民種的艾草,艾草本來一季,就能長很高,但現在,那連艾田里的艾草,都在一米左右,顯然,也是干旱所致,引發減產。
在一路看著窗外枯黃的風景,心道一定要利用這場人工降雨,好好緩解這塊土地旱情的時候,路北方相繼接了幾通電話。
其中有兩通工作電話,一通是下辦公室通知,下午二點半,在市政府會議室,有個六月安全生產的調度會。還有一個,則是作風辦轉過來電話,系市作風辦準備通報第二批作風不實干部事例,需要路北方審閱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