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妃,”太后終于抬起眼皮,聲音沉沉,“哀家讓你跪了這許久,可知為何?”
水仙心頭一凜,再次屈膝:“臣妾愚鈍,不知何處行失當,惹太后娘娘動怒,還請太后明示。”
“哼,”太后撥弄著佛珠,發出噼啪的聲音,“哀家瞧著你,倒把皇帝拘得緊!自你診出喜脈遷居這永樂宮,皇帝除了前朝,那腳可還踏進過旁人的宮門一步?”
太后眸光沉沉,“這后宮雨露,都叫你一人占盡了!瑾妃,你可知雨露均沾四-->>字,關乎皇家子嗣,關乎社稷安穩?這般獨占君恩,是何道理!”
水仙明知太后是來沒事找事。
拘住昭衡帝?那可是當今圣上,大齊的皇帝。
他是否踏足后宮,何曾是她能左右?這頂恃寵生驕、獨占君恩的大帽子,扣得如此迫不及待,無非是嫌她這個意外出現的龍胎,擋了端親王世子承哥兒的路!
她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只將頭垂得更低:“太后娘娘明鑒,臣妾萬萬不敢!皇上乃九五之尊,圣心獨斷。皇上駕臨永樂宮,是臣妾天大的福分,臣妾唯有戰戰兢兢,盡心侍奉,豈敢有半分獨占恩寵的妄念?”
水仙沉聲,“此等大罪,臣妾萬萬擔當不起啊!”
“哦?是嗎?”太后拖長了語調,目光轉向下首,“婉妃,你入宮早,又是大家閨秀出身,最懂規矩。你來說說,瑾妃如今這境況,該如何自處?”
水仙抬眸,目光轉向一直靜坐的婉妃。
只見她穿著一身水藍色織錦宮裝,外罩月白比甲,發髻間只簪著幾支素雅的珠釵,通身氣度溫婉如水。
見太后點名,婉妃盈盈起身,對著太后福了一福:“太后娘娘慈心,是擔憂皇上子嗣綿延,社稷穩固。”
她轉向水仙,臉上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
“瑾妃妹妹,太后娘娘并非真的責怪你,只是提點你身為妃位,往后更需謹慎行罷了。妹妹初封妃位,又懷著龍胎,一時顧不上周全也是有的。”
水仙沒有做聲,只是靜靜聽著。
婉妃笑容不變,語氣愈發誠懇,上前扶住水仙的手:
“妹妹若不嫌棄,姐姐倒是可以常去永樂宮走動走動。宮中規矩瑣碎繁雜,姐姐雖不才,也入宮多年,些許心得或許能幫妹妹更快適應這妃位之責,免得再惹太后憂心。”
婉妃的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好似多為水仙著想似的。
如果水仙沒有前世的記憶,她都要信了婉妃真是心善。
不過水仙想起前世,在她臨盆前一個月,婉妃與當時還是易妃的易貴春為了爭奪撫養她即將出生的孩子,手段層出不窮,明爭暗斗幾乎攪翻了半個后宮!
如今和太后唱的這場雙簧,想必也是為了她如今腹中之子。
水仙心底冷笑。
既然太后已先入為主給她扣上了恃寵生驕的高帽,她再裝溫順,不過是徒增笑柄,平白讓這對姑侄覺得她好拿捏!
不如
水仙臉上露出一種被嬌寵出來的、帶著點任性的驕矜。
她不著痕跡地拂開婉妃扶著她的手,聲音清亮,帶著些許天真:“多謝婉妃姐姐好意!不過”
水仙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婉妃溫婉的臉龐,又轉向太后:
“皇上這些日子總跟臣妾說,就喜歡臣妾如今的模樣,天真純然,不似旁人那般一板一眼的規矩,反倒失了鮮活氣兒。皇上還說,”
水仙輕笑一聲,淡聲道:“若是被教得太過懂規矩,皇上瞧著反倒不喜,覺得膩味呢!臣妾可不敢冒險,萬一被教得讓皇上厭棄了,臣妾才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
她的一番話,落進婉妃的耳中,仿佛在諷刺她入宮后多年卻無寵!
“你!”
婉妃臉上溫柔的面具幾乎要碎裂。
水仙不緊不慢地,示意銀珠向太后獻上她親手縫制的壽字香囊。
如此一來,禮數周全,連太后一時間都找不出錯處,只能放水仙離開了慈寧宮。
水仙離開后,鳳椅上的太后與已經恢復了平靜的婉妃對視了一眼。
太后撥弄著手中的佛珠,說出的,卻是令人膽寒的話。
她嘆了一聲,“她腹中的孩子,留不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