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太高調了?”
    對于表彰會,宋思銘一直心存抵觸,覺得那是將自己架在火上烤。
    “平常可能高調了一點,但現在不一樣,你是在干部大會上,被帶走的,不高調一點怎么扳回一城?”
    “隨便發個通知澄清,某些人還以為是市領導為了包庇你,而編出的理由呢!”
    “對領導的名譽也是一種傷害。”
    冉再宇很會上高度。
    直接上升到市領導的名譽,讓宋思銘無法拒絕。
    “冉縣長,您看著安排吧!”
    宋思銘妥協道。
    “沒問題,我來安排。”
    冉再宇一方面是為了宋思銘,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
    他力保的人,沒有問題,不也證明他有眼光嗎?
    而且,大張旗鼓地為宋思銘恢復名譽,也能讓瀾滄縣某些舉棋不定的人,看到他對自己人什么樣子。
    如果再疊加倪文昭保不住孟前寬,導致孟前寬被免職調離,那些舉棋不定的人,大概率會站隊站到他這一邊。
    “果然,能夠到這個位置的人,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等結束了和冉再宇的通話,宋思銘不禁喃喃自語。
    他已經意識到,冉再宇是在借著他這股東風,來增加自身的影響力,以期和縣委書記倪文昭分庭抗禮。
    如此敏銳的洞察力,如此高效的行動力,與冉再宇之前不顯山不露水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宋思銘甚至想起了一句詩: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冉再宇本身是有能力,有腦子,有膽量的,只是之前一直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所以才隱忍不發。
    如今,機會總算是被冉再宇等到了。
    而對冉再宇“利用”自己,宋思銘并不覺得有什么,這就不應該叫“利用”,而是互利共贏。
    冉再宇需要他,他同樣需要冉再宇。
    只想付出,不求回報,那是圣人。
    很明顯,宋思銘和冉再宇都不是圣人。
    “有冉再宇制衡著倪文昭,以后的日子興許能好過一點。”
    冉再宇的“橫空出世”,讓宋思銘的壓力減輕了很多,心情也順帶著好了一些。
    隨后,宋思銘打第二個電話。
    這個電話是打給青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程奎的。
    “程市長,這么晚了,沒打擾您休息吧!”
    電話通了之后,宋思銘選了和第一個電話,同樣的開篇。
    “沒打擾,沒打擾。”
    “我還想給你打電話呢,沒想到,你先打過來了。”
    程奎以為宋思銘打電話,是詢問陳輝的事。
    下午的時候,他可是向宋思銘做出了保證,保證在陳輝鼓動瀾滄縣紀委抓宋思銘這件事上,給宋思銘一個滿意的交代。
    “剛剛陳主任聯系我了。”
    “她已經到了青山。”
    不等宋思銘發問,程奎便主動說明。
    “陳主任到青山了?”
    程奎口中的陳主任,自然是陳輝的母親,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珊,雖然,陳珊這個職務是個二線職務,但級別可是在那擺著。
    宋思銘本能地心頭一顫。
    “是,已經到青山了。”
    “我下午接完你的電話,-->>馬上就聯系了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