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上級法院對新證據的認定非常重要。”
    宋思銘和第一金屬公司的持股員工,都聽明白了孔仁義的意思。
    “沒錯。”
    “最好是能證明歐建華和宏途公司提供的證據有問題。這樣,再審申請通過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孔仁義繼續說道。
    “問題是,我們也見不著那些證據啊!怎么證明有問題?”
    有持股員工提出難點。
    “我這有復印件。”
    “大家可以看看。”
    說著,孔仁義拿出一沓復印件。
    代理律師是有權復印和案件有關的材料的,也包括對方提供的證據,而庭審結束的當天,孔仁義就把這件事辦了。
    因為,他知道用得上。
    “我們輪流看看,看能不能挑出毛病。”
    新證據是庭審當天,歐建華和宏途公司當庭提交的。
    除了孔仁義和當天坐在原告席的兩名員工代表,其他人并沒有真正看過這份新證據。
    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集思廣益,認真核對。
    但看了半天,也沒有收獲。
    起訴歐建華和宏途公司的持股員工,原先大部分都是生產崗位上的,并不參與公司的采購與銷售。
    而新證據又以相關賬目為主。
    當年,他們就沒經手過與這些賬目所對應的業務,自然而然沒辦法發現其中的問題。
    “如果老翟在就好了。”
    員工代表陳姨,看得頭暈眼花,旋即抬起頭說道。
    “是啊,如果老翟在就好了。”
    其他人連聲附合。
    “老翟是誰?”
    宋思銘問道。
    “老翟是公司的會計,真有這些賬,老翟肯定記得。”
    “對,老翟記性可好了,過目不忘。”
    “每個人每個月發多少工資,他連零頭都能說出來。”
    大家你一我一語地回答道。
    “那他現在在哪里?”
    知道老翟是個關鍵人物,宋思銘忙問道。
    “出國了。”
    “他家閨女是留學生,畢業后,留在國外了,十年前,就把他們老兩口接去國外了。”
    陳姨說道。
    “有沒有聯系方式?”
    宋思銘又問道。
    現在科技那么發達,就算人在大洋彼岸回不來,可以將復印件掃描成電子版發過去,一樣能辨認。
    “沒有。”
    陳姨搖頭,其他人也紛紛搖頭。
    老翟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不喜歡與同事交往,出國之后,和這些老同事就徹底斷了聯系。
    “那他國內有沒有親戚什么的?”
    宋思銘不想放棄這條線。
    “好像沒什么親戚了,老翟有一個姐姐,很多年前,就出國了,據說老翟家的閨女出國留學,就是老翟他姐姐幫著聯系的,老翟的媳婦,沒有兄弟姊妹,更沒什么親戚了。”
    陳姨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說出來。
    “這樣看,確實比較難聯系了。”
    如果人在國內,有名有姓的,怎么都好找,可是,人在國外,找起來,真就是大海撈針了。
    而且申請再審是有時限的,不可能等著你慢慢找人。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結果比預想得要糟糕。
    “這樣吧,我把復印件多復印幾份,大家拿回去,再仔細地看看,有發現隨時聯系我。”
    孔仁義對大家說道。
    “行。”
    “我-->>們回去再看看吧!”
    再審申請也不是今天就得遞交上去,幾十名第一金屬公司的持股員工,領完復印件,相繼離去。
    最后,只剩下宋思銘和孔仁義還在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