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撤退事宜后,劉備、張魯率眾返回己方營寨。
雙方分別之后,開始安頓各自麾下。
劉備要從益州軍中,挑選出一批精銳帶走,總不至于光棍離開。
同樣,張魯也要去整頓麾下的宗教大軍,準備啟程返回漢中。
盡管葭萌關被周瑜占據,無法走金牛道返回,但還有米倉道能走。
每年臨近秋收,張魯都會率軍走這條路,倒也駕輕就熟。
“孔明,益州軍足有四萬之眾,豈能就這么放棄?”
軍帳內,法正與諸葛亮發生爭吵,劉備跟個裁判似的也不吭聲。
其實,劉備心里與法正想的一樣,都覺得四萬大軍直接舍棄,未免太過可惜。
若能帶著這些兵力,天下何處去不得?
“無糧。”諸葛亮反問道:“為之奈何?”
“沒糧可以搶!”法正發狠道:“咱們一路北上,洗劫沿途百姓,還怕沒有吃的?”
“我知道,你擔心有礙主公名聲!”法正繼續道:“可咱們已經注定得不到益州,又何必在乎益州的民心呢?”
歷史上的法正,妥妥的心狠手辣、睚眥必報之輩,這種計策從他口中說出,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奇怪。
沒糧?那就去找百姓要糧食。
必要時,百姓本身也能當糧食
“周瑜不會坐視。”諸葛亮搖頭道:“帶著四萬大軍離開,目標太大、速度太慢,肯定會被周瑜糾纏上,最終還是會落敗。”
“那也該試試啊!”法正堅持道:“能帶走一些是一些,總比一個都不帶走要好吧?”
“咱們接下來要去哪?”諸葛亮突兀反問。
“自然是漢中。”法正不假思索。
益州西邊是高原,這地方肯定不能去。
東邊是荊州,這地方更不能去。
南邊是交州,盡管劉備多次詐稱要去,實則根本沒這個心思。
一旦去了交州,就相當于徹底遠離中原,退出爭霸天下的序列。
盡管劉備現在心灰意冷,但還不至于直接認命。
東西南三個方向不去,也就只有去北邊。
“咱們此番與張魯也算接下交情。”劉備緩緩道:“咱們可以過去暫住一段時間,想來張魯也不會拒絕。”
“主公說的沒錯,不過”諸葛亮提醒道:“咱們帶著四萬大軍去漢中,張魯會答應嗎?”
此一出,劉備與法正不由愣住。
諸葛亮一針見血,道破放棄大軍的最終愿意。
其一,沒糧食。
其二,有周瑜阻攔。
其三,張魯也不會答應。
開玩笑呢?
誰敢放任其他諸侯,帶著四五萬大軍,進入自己境內暫住?
張魯瘋了?
讓劉備領著這么多人去往漢中?
張劉之間,也不過塑料盟友的關系,不可能同意劉備這么搞。
別忘了,在張魯的視角內,劉備算不上什么“好東西”。
都篡奪同宗劉璋的基業了,難道還不敢篡奪一個外姓人的基業?
引狼入室的例子就在近前,張魯腦子再笨,也不知做出此等蠢事。
“孔明思慮周全。”法正嘆息道:“是我想的簡單了。”
“無礙。”諸葛亮搖頭道:“都是為主公謀劃,孝直不必如此。”
“好了。”劉備插話道:“你們也不必爭論。”
“咱們來的時候就沒大軍,走的時候也沒大軍。”劉備強笑道:“沒什么損失嘛。”
“何況,還得到孝直等人。”劉備強提一口氣,“此番入蜀,不虛此行!”
這時,關張趙等人聯袂而來。
“大哥。”關羽拱手道:“精銳親兵都已挑選好。”
“嗯。”劉備微微點頭,“去問問張天師那邊如何,若是準備妥當,咱們就上路出發。”
“且慢。”諸葛亮突然開口,“不通知,咱們直接悄悄走。”
此一出,眾人愕然,不明白諸葛亮何意
另一邊。
張魯盤坐在蒲團上,手中拿著拂塵,嘆息道:
“唉~這次什么都沒撈到,從頭到尾白忙活一場,還不如不來”
“上當了!”張魯懊惱道:“折了近萬大軍,我的兩個弟弟也”
念及此處,張魯心中就無比后悔,當初為啥被諸葛亮說服呢?
早知道有今日的結局,張魯打死都不來蹚渾水。
現在倒好,不僅羊肉沒吃到,還惹得一身腥臊。
“主公且寬心。”閻圃安慰道:“至少還有一萬大軍,您本人也無恙,撤回漢中后依舊能割據一方。”
張魯心中好受些,轉而道:
“剛才聽聞劉備要帶大軍去往漢中,可是嚇了我一跳,幸好諸葛亮沒同意,否則我就該考慮如何保住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