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吳侯府。
主位上端坐一人,碧眼紫髯,正是孫權。
下方文武分列左右,諸葛亮以使者身份居于次席。
場中氣氛沉悶,完全不像是設宴款待的樣子。
“敢問吳侯,對于聯盟之事,意下如何?”諸葛亮主動開口。
孫權面露矜持,一時間沒有開口。
“主公,休要中了孔明的奸計!”張昭出打斷,“什么聯盟?分明是劉玄德無力抵御曹公,想借我江東之兵,拉主公下水抵擋王師,其心可誅!”
“戰端一開,生靈涂炭!”張昭義正辭道:“曹公奉天子以討不臣,歸順朝廷、歸順天子又何妨?任不失封侯之位!”
“反倒是戰火一起,主公失了大義,戰敗后要淪為階下囚。”
“張公之,正合天意!”無數文臣盡皆起身,附和道:“還望主公三思!”
看著場中大部分人主降,孫權面露不虞之色。
“荒謬!”程普起身怒斥,“江東歷經三世,安忍朝夕廢棄?!”
“大膽!”張昭詰問道:“普天之下,莫非漢土!”
“老將軍此,是說孫氏歷來割據江東,不服朝廷約束嗎?”
“你”
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頓時說得程普啞口無,索性表態道:
“主公,末將愿為江東死戰!”
“愿為江東死戰!”黃蓋、韓當、朱治等老將紛紛開口附和。
文臣主降,武將主戰。
不過后者的聲勢,顯然不如前者。
一方面,大量青壯武將,都還在鄱陽留守呢。
另一方面,張昭是文臣之首,但程普卻不是武將之首。
真正能為江東一錘定音之人,目前尚未歸來。
主位上,孫權舉棋不定。
從內心而,他自然不愿投降,但主降之人聲勢浩大。
孫權又不想強壓下去,從而得罪以張昭領銜的眾多文臣,想等一個人回來再說
次席上,諸葛亮冷眼旁觀。
先前舌戰群儒,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奈何除了逞一時之快,效果寥寥無幾。
文臣武將雙方爭執不下,局面一時間僵持在這里。
“諸位稍坐,我去方便一下。”
見局面尬住,孫權借機尿遁離開。
顯然是想玩一手拖字訣,不愿意立即表態。
諸葛亮看到這一幕,不禁暗暗搖頭,無奈道:
“難道孫劉聯盟就這樣胎死腹中?眼睜睜看著曹賊竊取天下”
一旁的魯肅聞,寬慰道:“孔明莫急,或許會有轉機。”
“什么轉機?”諸葛亮看了眼孫權離去的方向,“連吳侯都不能決斷,江東還有誰能一錘定音?”
“大都督也。”魯肅撫須道。
“莫不是那位周郎?”諸葛亮眼睛一亮,旋即黯然道:“可咱們去探望時,此人尚在昏迷之中啊。”
“孔明有所不知。”魯肅解釋道:“前些日子,醫師從鄱陽傳回消息,說大都督脈象逐漸恢復,或許近期就能醒來。”
諸葛亮聞默然,被動等待不是他的行事風格。
何況眼下周瑜還在昏迷,萬一醒不過來怎么辦,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就算周瑜之后能夠醒來,難免也會耽誤大量時間。
眼下軍情萬急,早一日聯盟就早一日準備,軍國大事豈能全寄托于一人之身?
諸葛亮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迫使江東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