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剛過晌午。
官道上響起一陣馬蹄聲。
南宮玨帶著十名親衛快馬疾馳,不多時便抵達了英澤縣城外。
英澤縣地處清平縣東南、津源縣正東,三縣封地恰好構成一個品字形,本是往來糧道、商路的交匯之處,只是境內地形開闊,沒有能屯兵據守的要沖。
這般無遮無攔的地勢,在戰亂時期,就成了最大的隱患。
往年韃子南下打草谷,騎兵只需一日便能從北境奔至縣城,毫無阻礙地橫掃鄉野,搶糧食、擄人口,等官府的兵馬來了,他們早已帶著劫掠之物策馬北去。
一來二去,百姓們實在熬不住,紛紛拖家帶口往南邊有山險的州縣遷徙,留下的田地大片拋荒,即便有人守著故土,也只敢在村邊種些耐旱易收的雜糧,不敢精耕細作。
全縣近二十萬畝耕地里,十之八九都是靠天吃飯的旱地,本就產量微薄,經此折騰更是荒了大半。僅存的兩萬多畝能保收成的水澆地,又全被縣里的大戶攥在手里。
其中王氏家族占得最多,幾乎壟斷了境內那幾處有限的水井和水渠。
普通農戶想澆地,還得按畝給王家交水租。
此次要建的釀酒工坊,選址在縣城西郊的一處小山腳下。
這處山腳算是英澤境內難得的有依托之地,山上的山泉常年不斷,順著山澗流下匯成一汪深潭,水質清冽甘甜,正是釀酒的好水源;潭邊是連片的糧田,足有上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