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中,氣氛壓抑。
自從長孫無忌以培養(yǎng)年青官員為由奏請增加政事堂會議人員以來,每每政事堂會議皆會火星四濺、刀來槍往,再不復往昔房玄齡、岑文本聯(lián)手壓制長孫無忌之局面……
六部尚書、尚書左右丞、中書侍郎……等等官員雖然大多都沒有發(fā)的資格,但是這其中諸多官員資歷著實太老、地位著實太高,即便是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等權(quán)傾天下的當朝宰輔也不得顧忌一些情面、注意一些影響,時不時的請教幾句。
當然也有倚老賣老主動發(fā)者。
比如唐儉……
民部起源于秦,《周莊》記載此職為“地官大司徒”,秦為“治粟內(nèi)使”,兩漢稱“大農(nóng)令”和“尚書民曹”,三國至隋稱“度支”“左民”“右民”等,隋文帝開皇三年創(chuàng)立“民部”,原稱“度支”,掌管全國財賦的統(tǒng)計與支調(diào)。唐初依照隋制,唐永徽年初因避諱太宗皇帝世民名諱改稱“戶部”,自此以后,歷代沿襲。
就任民部尚書以來,唐儉一貫不管事,將民部事由盡皆推給民部侍郎崔仁師,自己躲在家中游山玩水享清福。
但是最近卻頻頻去民部當值,將部中事情一手掌控。
此刻,唐儉正老神在在的說道:“京兆府提請民部撥款修葺東西兩市基礎(chǔ)建設(shè),按理說此乃利在千秋之舉措,民部自應大力支持。只是……奈何民部沒錢??!現(xiàn)在西域動蕩,魏王殿下與英國公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每日里人吃馬嚼損耗無數(shù),東邊又得盯著高句麗不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數(shù)萬大軍在遼東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這諾大的局面看似烈火烹油繁花似錦,實則耗損無數(shù)錢糧,民部老早就空了……實在是撥不出錢來?!?
這個議題是房俊剛剛提出的,唐儉一張嘴便推卸得干干凈凈。
坐在主位的房玄齡面無表情,坐在下面的房俊亦是面無表情。
民部侍郎崔仁師卻是臉色陰沉……
本來唐儉不怎么管事,民部一干事由皆是他這個侍郎一手把持,現(xiàn)在關(guān)隴集團和皇帝爭斗不下,唐儉便被那些關(guān)隴集團的老頭子慫恿著跳出來,跟房俊作對……
按說唐儉與房玄齡關(guān)系甚好,與房俊也頗有交情,以前對房俊更是頗多照顧??墒翘苾€出身于并州晉陽唐氏,祖父那一輩便是關(guān)隴集團的一員。此時家族利益與私人情誼發(fā)生沖突,前者自然是占據(jù)主導,私人感情什么的都得放到一邊。
崔仁師心里干著急,卻也無可奈何。
他出身于“五姓七宗”的博陵崔氏,與房玄齡妻子盧氏的娘家范陽盧氏乃是姻親世交,于公于私,此刻自然要支持房玄齡父子。只是唐儉這老滑頭哪里是他能對付得了的?
政事堂里安靜下來。
唐儉心中略微有些唏噓。
本來自工部尚書任上他就想要致仕告老,并不愿意擔任這個民部尚書。
在他看來民部整日里與錢糧俗物打交道,沒意思……
可誰曾知道,現(xiàn)在自己坐在民部尚書這個位置,卻等同于給房俊帶上了一個緊箍咒。只要房俊想要有所動作,那就得有錢,自己死死的卡主錢糧撥款,他房俊即便是有翻天的本事又如何使得出來?
政事堂里關(guān)隴集團出身的多名官員都暗暗吁了口氣。
關(guān)中是關(guān)隴集團的地頭,東西兩市之內(nèi)的商賈店鋪絕大多數(shù)都是關(guān)隴集團的產(chǎn)業(yè),這是他們賴以維系家族昌盛的根基,怎么能容許房俊搞風搞雨?
無論房俊想要做什么,反對就行了……
岑文本、馬周等暗暗皺眉。
房俊依舊一副淡然的神情,點點頭,說道:“某也明白民部的難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不過東西兩市乃是長安人口匯聚之處,市內(nèi)房舍店鋪等等設(shè)施皆是武德初年建造,年久失修,隱患重重。譬如一旦發(fā)生火災,即缺少水井救火,又因為街道之上各家私自建筑過多導致疏散緩慢,若是火勢蔓延,后果不堪設(shè)想。當真發(fā)生這種慘劇,不知這個罪名由誰來背呢?”
不給我撥款?
那行,出了事就別找我,黑鍋你們來背。
我提出的你們就反對?
呵呵,真是天真啊,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
郁悶了……找到一個唐朝官職的詳細名錄資料,發(fā)現(xiàn)以前查找的資料好多錯誤的。沒辦法了,只能按照本人的設(shè)定在以后相應修改,若是有錯誤的地方,各位就別較真兒了……
嗯,這份資料是嚴耕望先生的《唐仆尚丞郎表》,肯定是比度娘的資料準確度更高一些,喜歡唐代歷史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從官員的職務變遷之中去探尋一下巍巍大唐的興衰起落……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