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都快哭出了,趕緊眼巴巴的看著李二陛下說道:“陛下明鑒,微臣所句句屬實(shí)!再者說了,微臣是佞臣啊,啥叫佞臣?佞臣就是順著陛下,想陛下之所想,思陛下之所思,一心一意遵從陛下的旨意辦事,陛下讓微臣往東,微臣絕不往西,陛下讓微臣抓狗,微臣絕不攆雞……”
李承乾捂住了臉。
劉玄意不忍目睹。
魏徵氣得鼻子冒煙,手指頭顫巍巍的指著房俊,怒道:“無恥,無恥之尤……”
李二陛下也尷尬了,雖說這話聽著心里著實(shí)舒坦,可他到底是個(gè)要臉面的,哪怕當(dāng)了表子也得立一座牌坊的那種……
趕緊咳嗽一聲,叱道:“胡說些什么?趕緊起來,休要丟人現(xiàn)眼!”
房俊自詡佞臣,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令他頗為不爽。
你是佞臣,朕豈不就是昏君?
自古以來,從不乏有雄才大略的明君,更不缺昏庸懦弱治國無策的昏君;既有名垂千古的治世之能臣,也有遺臭萬年誤國害民的佞臣。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明君與能臣,昏君與奸臣,都是相伴而生的。
君主的慧眼識(shí)人知人善任,是其能力的最大值。準(zhǔn)確辨別臣子的忠奸與才能,是成人臣為人君者的能力的核心。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
表面上看奸臣為自己,自私奸詐,蒙蔽君主。可是君主何嘗不是因?yàn)樽运剑钟腥藗Φ阶约旱慕y(tǒng)治而盲目的寧枉勿縱,才成為昏君的呢?
佞臣與昏君,從來都是相映成趣、狼狽為奸……
房俊趕緊閉嘴。
想要當(dāng)好一個(gè)佞臣的首要條件就是懂得看眼色……
魏徵氣得不輕,讓魏叔玉攙扶他起來,恨恨的瞪了房俊一眼,嫌棄道:“空有華美之樂章錦繡之胸懷,卻無君子之至誠人臣之諍諫,老夫不屑與你為伍!”
罷,向李二陛下躬身施禮道:“老臣告退。”
就那么施施然的走掉。
既然李二陛下能夠親自來到這里,便代表會(huì)力挺房俊到底,自己又何必為了維護(hù)房俊致使自家兒孫遭受記恨呢?
死之將至的魏徵,一向強(qiáng)硬剛直的性情也稍稍懂得了轉(zhuǎn)圜……
魏徵剛走,孫伏伽便急匆匆趕來。
他與李二陛下一同回到大理寺,不過先行去處理房俊“投案自首”的諸般程序,這是處理完了,才匆匆趕來。
在牢房門口與魏徵建立,稍后進(jìn)入牢房,第一眼便見到雪白的一面墻壁之上那一首酣暢淋漓的《有的人》……
孫伏伽瞪圓了眼睛,這是什么鬼東西?
他是狀元出身,文采自然一流,細(xì)細(xì)讀之,愈發(fā)疑惑。
看著倒是能令人熱血沸騰,讀來也確實(shí)入骨三分,通篇那種濃濃的諷刺和質(zhì)樸的贊美如飲甘霖,實(shí)乃難得一見的佳作。只是這行文之間文字淺白簡意賅,毫無典故引用,實(shí)在是平庸至極。
待到看見最后的落款,心里不由得吃驚:既是房俊所作,那自然不是文采不夠才導(dǎo)致行文這般淺白,難道這是房俊新近創(chuàng)出的體裁,追求“返璞歸真”的效果?
嗯嗯,若是當(dāng)真如此,那房俊之才華當(dāng)真是震古鑠今,這般淺白的文字亦能勾畫出這般深刻的意蘊(yùn),的確是非同小可……
他就根本無法想象,房俊之所以寫得出這首《有的人》完全就是抄襲剽竊,跟文風(fēng)體裁有個(gè)毛的關(guān)系?
只要房俊愿意,隨隨便便就能寫得出數(shù)十種風(fēng)格各異的詩詞歌賦來,能嚇?biāo)纻€(gè)人……
孫伏伽瞅了房俊一眼,見到這位臉上有幾塊淤青,一身雪白的中衣此刻滿是腳印灰塵,狼狽至極。
而大理寺的官員們屏息靜氣肅立一旁,盡皆靠墻而立,一臉驚詫……
這到底是出了啥事?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