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任務當初有人提醒過,但誰也沒當一回事就給忘了。
李昭也是后來才想起來,于是就聘請了人。
別看劉老根年紀大了,一副老不正經的樣子,但本事是真的不少。
當初他提議養鳥的時候,李昭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為何?
因為李昭是過來人,很清楚的知道雞鴨鵝的缺陷。
不是說養了雞鴨鵝蝗災就真的可以應付了,雞鴨鵝的缺陷很明顯,那就是蝗蟲一旦長成成年的形態后,外殼會變得無比堅硬,而且飛的很高。
雞即便是沒砍掉翅膀,能飛到屋頂的高度已經是奇跡了,而且,它們不可能一直飛行追逐蝗蟲。
至于鴨子和鵝,就更加不可能飛起來了,當絕大多數的蝗蟲都在天上飛的時候,是很難有效針對的。
那么,天空之中的勁敵也必須安排上。
比如鳥類。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難度不小的操作。
李昭也沒太多管,因為這里背靠烏云山脈,山林之中的鳥類數不勝數,鳥的數量很多,有些鳥兒會經常飛出來偷吃一點莊稼、曬著的糧食等等,村民也不會刻意驅趕。
人和鳥其實也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因為它們也是喜歡吃蟲子,當劉老根找到李昭并且匯報的時候,李昭自己都嚇了一跳。
因為他都不知道,劉老根這支撿柴火的隊伍已經是人均飼養員,周圍的幾個山頭上,在每一棵粗大的樹上都有幾個鳥窩。
半年內,他們到底養了多少只鳥兒自己都不清楚,反正李昭說鳥兒有大用,他們就都養著。
鳥是懂感情的,當劉老根他們常年如一日的喂養后,鳥類也都親近了。
除開它們遭遇天敵之外,如今這烏云山脈的矮山區域,基本上一天到晚都是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鳥群多到可怕。
也就是龍門村他們距離遠,不然就得投訴了。
相關人員全部到場,都是負責人。
李昭咳嗽一聲,場面瞬間安靜。
“蝗災應該還沒這么快到咱們這邊,但咱們不能懈怠,要分秒必爭。”李昭也不廢話:“今天各負責人下去后一定要督促到位,千萬不能出任何的岔子。”
“天氣干燥,太陽也大,趁著蝗災沒有來,先將糧食的水分盡可能的曬干,如果真的曬不了那也得收了。”
谷物一類的東西是一定要曬脫水分的,東西放在家里容易上潮壞掉,如果收割上來后,連水分都沒脫干放在家里,又是這么高的溫度,用不了幾天就得全部壞掉。
那搶收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是!”
“第二件事,夏收完成后,所有人準備迎接蝗災,如果接下來有大量的鳥兒在這里盤旋,千萬不要驅趕,這可能會保住我們的命。”
雖然老百姓們都不是很懂,但還是乖乖點頭示意。
“第三,以各村為單位,隨時清點雞鴨鵝,不允許有人在這時私自宰殺,它們對接下來的滅蝗很關鍵。”
“是!”
大家心領神會,早就知道幽王殿下當初安排的真正用意。
“第四,我還準備了幾種滅蝗蟲的方案,不管有沒有用,大家都要試一下。”
滅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李昭需要號召所有人一起行動。
在這件事上從來都沒打算馬虎,他的每一條措施和方案都是查閱了無數典籍后匯總而成的,都是前人的經驗和方法,李昭再加以借鑒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