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yùn)了運(yùn)氣,李元嘉對房俊的話語充耳不聞,抬起手,用馬鞭指著河邊的開闊地帶,說道:“這一片都是,大概有兩千一百多畝,從河邊一直到山腳下的水田都是。這塊田地,是驪山腳下難得的水田,地力很肥,產(chǎn)量也高。這還是李元昌封魯王的時候,高祖皇帝御賜的,便是放眼關(guān)中,也是上好的良田。”
房俊點(diǎn)點(diǎn)頭。
李元昌謀逆被殺,全家老小都受到牽連,但李元嘉的語之中似乎并沒有什么悲戚之情。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天家無親情吧,當(dāng)太多的利益糾葛在一起,親情也就不算什么了……
李元嘉身后的一個隨從上前說道:“這片地一共是兩千一百五十畝,南邊的地界緊挨著長樂公主的封地,北邊則是永寧郡公家的祖產(chǎn)。”
永寧郡公,是王。
王也是當(dāng)世大儒之一,很受李二陛下重用。只不過老爺子年歲太大,今年身體不佳,辭去了禮部尚書之職,在家養(yǎng)病。要不然,房俊在禮部的時候頂頭上司就是這位了。
房俊看了這個隨從的一眼,那人便一拱手,笑道:“在下李元文,在宗正寺任職。”
房俊點(diǎn)點(diǎn)頭,拱手回了一禮:“久仰。”
那李元文便道:“二郎客氣了。這塊地規(guī)整得很,交界整齊清晰,地力很好,勿需蓄養(yǎng)地力,地里田埂水道只需派人清理一番,開春便可耕種。”
語之間,明顯在暗示勿需過多計較,趕緊買下來才是重點(diǎn),很多人盯著呢。
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人能比房俊更懂得土地的貧瘠肥沃。只是眼前這幾乎綿延無際的土地被厚厚的白雪覆蓋,根本沒法去仔細(xì)觀察,不過他不認(rèn)為李元嘉閑著沒事兒弄一塊貧瘠的土地跑來消遣自己。
便點(diǎn)點(diǎn)頭,問道:“兄臺既然說好,某自然無話可說,不知這塊地,售價幾何?”
李元嘉便古怪的看了房俊一眼,咳了一聲,說道:“這位梁王長幼子……”
梁王李澄,是唐世祖李\的長子,高祖皇帝李淵的兄長。
跟李元嘉是一輩兒的。
不過跟房俊論起來,這輩分就有些亂。
房俊大姐房氏是李元嘉的正室王妃,他自然可以稱呼李元文為兄臺;可他未過門兒的老婆高陽公主,卻是李元嘉、李元文的侄女,從這邊論,房俊得管人家叫叔……
房俊眨巴眨巴眼見,有點(diǎn)懵,不知道這輩分應(yīng)該咋排。
倒是這李元文頗為和善,哈哈一笑,說道:“某與元嘉交好,咱們便從元嘉這邊論,癡長幾歲,二郎稱呼一聲兄臺,某便舔著臉應(yīng)下了!”
雖說是正八經(jīng)兒的皇族,但皇族里雜七雜八的人數(shù)眾多,難免就有親疏遠(yuǎn)近。這李元文只是李淵兄長的兒子,雖然占了皇族的名分,但是跟房玄齡這等權(quán)傾朝野的重臣卻絕對不能同日而語。
在房俊面前低調(diào)一些刻意交好,自然也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
客氣一番,李元文便說道:“這等上好的水田,向來都是有價無市的,除非這等家產(chǎn)充公的情形,等閑人家,便是如何窘迫也不會將這等傳家的良田的出讓。原本,宗正寺的作價是每畝地十二貫,不過元嘉上下都打過招呼,咱就取個整數(shù)報賬,兩萬貫,二郎意下如何?”
這年月,土地是命根子。
幾乎所有的世家豪族官宦商賈,手里有錢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地,買地,不停的買地!在農(nóng)耕民族的靈魂里頭,只有土地才是可以傳家的財富,銀錢都是身外之物,做不得數(shù)。只有手里頭捏著地契,才能稱得上世家。
土地,已然融入到這個民族的靈魂之中。
這等良田,一般都把持在世家豪門的手里,將此當(dāng)成家族的根基,是要一代一代傳下去的,非是破家滅門,是沒有人會賣的。
別看李元文只要了兩萬貫,這是按照市價收取的,若是真的想從別人手里買,便是將這個價錢翻十倍,你也買不著。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