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便有些撓頭。
蔣王李惲之生母王氏出身于瑯琊王氏,門庭顯赫,但在太宗皇帝后宮之內并不受寵,直至太宗皇帝駕崩亦未曾對其所有封賞,還是陛下登基之后以其子蔣王之爵位,敕封其為“蔣國夫人”算是給了一個正經名分。
李惲有意于房小妹之傳聞早已不是一日兩日,房家對此一直不置可否,蔣國夫人也未曾真正登門求親,而李惲出海就藩之前勢必先行大婚,蔣國夫人顯然不愿再等下去了。
對于蔣王李惲其人……房俊觀感復雜。
這位親王殿下相貌優秀、資質不凡,不似蜀王李幟前慊煺稅響瑁膊凰莆饌趵鉭∧前鬮攣娜逖牛橛諼戎賾胩閻洌в諛甭浴3び詘卜鄭此撇黃灰校翟蠆簧喜幌隆
總覺得配不上自家小妹……
但他也知道,當真能夠入他之眼、認為配得上自家小妹的,普天之下怕是也沒幾個。
而小妹也年歲漸長,婚事不能一拖再拖,大抵只能將就一下……
李元嘉從旁道:“不僅是這長安城,即便放眼整個天下,勛貴皇親、世家門閥之中有意求娶小妹者不計其數,且不說小妹相貌秀美、鐘靈毓秀,有岳父、二郎這樣硬扎的靠山,即便是早已傳揚出去家中為小妹備下的嫁妝,便不知引得多少人眼饞覬覦。”
早在多年以前,房俊便開始著手準備房小妹的嫁妝,關中最好的水田、東市最好的商鋪、江南最好的紙廠、華亭鎮最大的羊毛作坊、再加上房家庫房數之不盡的奇珍異寶……娶了房小妹,等于搬回家里一座金山。
害的他這個房家的大女婿每每想起此事、予以對比,都忍不住心里發酸、生起嫉妒。
房玄齡國之卿相、天下名士,天下度支盡在掌握,實則卻并無經營家業之興趣,一度甚至稱得上“貧寒”,所以當年嫁女之時也只是陪嫁了十幾車書籍孤本,當時一度成為士林中之美談。
可在李元嘉看來,還不如多陪嫁一些錢帛財產……
當然這話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被旁人視為“市儈”“庸俗”也就罷了,萬一惹得王妃不快再鬧將起來,著實生受不起。
房俊略作沉吟,點點頭,道:“這件事回去之后與父親、母親商量一下,再作計較。當然,最重要是要看小妹的意愿,若她不愿意,別說區區一個親王,便是太子咱也不嫁。”
對于蔣王李惲成親之后即將出海就藩輕易難回大唐,倒是問題不大。水師掌握在他手中,李惲回京困難但房小妹回京卻不難,并不至于成親之后骨肉分離、再難相見。
他對李惲也說不上滿意與否,最重要還是小妹的心意如何。
李元嘉不滿:“什么叫‘區區一個親王’?你房二如今大權在握、敕封太尉,便連親王都瞧不起了?其心可誅!”
自然只是吐槽一番,繼而又感慨道:“你也當真是個異數,寵自家姊妹是應該的,但是寵到你這個地步卻是鳳毛麟角、絕無僅有。”
在他看來,房俊寵愛大姐、小妹簡直寵得過分,也為將來的房家小女婿悲哀。
連他這個親王、宗正卿、大姐夫尚且要受其轄治,不準對大姐有一絲一毫之不敬、不能受一絲半點之委屈,更何況將來的妹夫呢?
如若房小妹成婚之后與郎君犯了口角、回家哭訴,這房二當真能上門去將妹夫的腿給敲斷,根本不理會是否天潢貴胄……
房俊呵呵笑了一聲:“殿下您還是操心自己吧,如若小妹與蔣王成婚,蔣王來給您這位大姐夫請安敬茶的時候到底如何稱呼?”
李元嘉捋著胡須,嘆氣道:“雖然場面一定很是尷尬,但莫說天家了,即便是那些世家門閥不也時常亂了輩分?習慣就好。”
蔣王李惲是他的大侄子,娶了房小妹就成了他連襟,到時候李惲是管他叫“叔叔”還是叫“姐夫”?
同理,房小妹現在是他妻妹,將來有可能成為侄媳婦兒……
一筆爛賬,算不清楚。
一頓酒宴倒是吃得安穩,房俊給面子沒有挑毛病,李元嘉自是高興,一不小心便喝醉了。
辭別大姐,走出韓王府的時候已經將近傍晚時分,騎著馬還未到家,便見到宮里的內侍迎面而來,傳旨入宮覲見。
安西軍的戰報剛剛送入長安……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