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只是樂,他隱約的覺得自己的方案可行,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前進村后山擁有很好的地理環境,這很重要,技術員檢驗一下泥土,這種土質特別適合棗樹種植,到時候長出來的大棗又甜又脆,保證能賣個好價錢。
    李發的心思徹底定了,就要在后山大干一場,人這輩子幾十年,不拼一次肯定后悔,第一個難題來了,樹種,按照李發五畝地的規模,差不多可以種兩百棵棗樹,每一棵棗樹的價格要在兩百塊錢左右,因為是已經長了一年左右的棗樹,所以價格上還是略微有些貴,就算是林業站的人幫忙,最少也要一百五一棵。
    這就是三萬塊錢。
    李發面露難色,鎮里的扶持資金下不來,這三萬塊錢確實沒有著落,“行,我再想想辦法,盡快和你們聯系。”
    “好吧,一定要快,過了季節,只能等明天春天才能栽種。”
    “好。”
    林業站的技術員走了,李福揮舞鎬頭已經開始挖坑,按照林業站技術員的標準,上面做了標記,坑的深度和大小也清楚,其他的事李福幫不了弟弟,索性先把這二百個坑給挖出來。
    三萬塊錢,對于有錢人可能就是一頓飯錢,對于李發而,到哪去湊那三萬塊錢,娘那有,就是自己打工拿回來的那三萬,但是那個錢一直被爹把著,誰都不讓動。
    “發子,別上火,老師回去幫你想想辦法。”
    吳老師也在,看著一臉愁容的李發,一定是因為錢的事發愁。
    “不用,吳老師,你手里也不寬裕。”
    “回去試試。”吳老師笑了笑,為了給男人治病,花光了積蓄,最后人財兩空,雖然有心幫忙,但是真的拿不出來錢。
    前進村。
    一大群女人扛著鎬頭往上爬,為首的是婦女主任,擼著袖子,肩上扛著鎬頭,一大群人鬧哄哄的朝著后山上來,這氣勢比當初上山挖藥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