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功法,即便是最普通的,只能修到筑基的功法。那也必然是某一個修士的心血之作!哪怕這個修士可能只有筑基境界,現(xiàn)在看起來如同螻蟻。但他既能留下功法,留下自己的感悟,那就足以證明他對道,已經(jīng)有了個人的理解。或許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偏頗的,是小道。但理解就是理解,你去聽一下他的感悟,總能得到一些新的東西。更不用說這生死轉(zhuǎn)輪之法,最低也得是一個化神大圓滿的修士才能留下的功法了。余羨注目凝神,通篇熟讀,乃至熟背。雖未修行此功法,卻在其中感受到了這功法創(chuàng)造者的,道念!生死輪轉(zhuǎn)……生是否是真的生死是否是真的死這世間,有太多人看似活著,卻已經(jīng)死了。不知過了多久,余羨看完所有的境界運(yùn)轉(zhuǎn)之法,介紹之道,便緩緩合上秘籍,輕嘆一聲,很是感慨。但下一刻,他的目中便放出璀璨光芒:可有的人雖然死了,卻永恒的活著!我雖不知道你生死輪轉(zhuǎn)的真正本意是什么,但從你這秘籍之中借鑒后,這,便是我感悟出的道。余羨輕語著,伸手將生死轉(zhuǎn)輪秘法放回了原處。暮死朝生……朝生暮死……今朝我若無夢想,行尸走肉有何異日暮若是夢想成,雖死無憾亦長生!余羨目中泛出精光,輕輕吐了口氣,再次一冊冊尋找起其他功法秘典。過了大概一炷香時間,余羨停下腳步,目光看向了一冊功法。《木皇真靈訣》亦是可修至化神初期的功法。這功法只看名字,料是對自己的感悟起不到什么幫助的。但同樣,也是因為名字,讓余羨想到了他之前修行的功法。《萬壽木春功》。那是師傅賜給他的功法。萬壽木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修到元嬰初期的功法,畢竟元嬰就是萬壽。而此刻這木皇真靈訣,其木皇二字,則讓余羨想到了木春。同為木系功法,這木皇真靈訣可比萬壽木春功高出太多了。余羨伸手將它取下,平靜翻開。木之大道,浩瀚無邊,木系功法,從來不輸給任何一種屬性。余羨翻看木皇真靈訣,忍不住點頭。此木皇真靈訣,果然比萬壽木春功深奧的太多。余羨雖沒有參修,但借鑒此等功法之木系運(yùn)轉(zhuǎn)之道,對他參修木藤神通,居然也有很大的幫助。他參修木藤神通已經(jīng)有三十余年,卻始終難以突破百丈藤的境界。如今以此木皇真靈訣,便有了突破的契機(jī)!木藤神通的百丈藤,殺力可比現(xiàn)在的蔓藤之法要強(qiáng)出大的多了,一旦突破,蔓藤歸一,一根數(shù)百丈長的大蔓藤甩出來,直如蛟龍出海!法術(shù)威力的提升,自然也是實力的一種提升。到底是沒有什么所謂的浪費,心中起念,便是機(jī)緣,只看如何掌握。又是看了好一會,余羨便合上了木皇真靈訣,放回原處,再次尋找其他的功法。很快,他就又看到了一本秘籍。《自在神功》這功法或許對自己感悟朝生暮死中期,有幫助。余羨看著這本功法,心中暗自想著,伸手就打算取下。你是叫,余羨卻是忽然,一聲話語在耳邊響起。余羨心中一驚,伸出打算取功法的手都定在了原地,不過他卻沒動,更沒有去胡亂尋找聲音的來源,只是平靜道:弟子是余羨,敢問前輩是誰你不過區(qū)區(qū)金丹修為,卻敢學(xué)元嬰欲突破化神時,來取百家之長借鑒的法子你就不怕最后道念混亂,功法扭曲,走火入魔而死嗎聲音再次傳來,雖是淡然,卻帶著勸誡之意。元嬰欲突破化神時,才會來取百家之長借鑒余羨倒是從未聽過。他只是偶然想到了這借鑒其他功法,或許對自己悟性有益的點子,便直接來試了。卻沒想到這是元嬰突破化神時,才會走的一種法子。聽人勸,吃飽飯。這聲音的主人顯然沒有惡意的。他即開口告訴自己有危險,那必然學(xué)這百家功法,集百家長處,對自己來說后患不小。而余羨也立刻就想明白,此人說的有理!若雜學(xué)而不精,哪怕只是看而不修,可潛移默化的總會被影響思想。再加上自己境界又低,一旦駕馭不住,被影響功法運(yùn)轉(zhuǎn),試圖修改,融合,走火入魔自然也就在眼前了!因此余羨當(dāng)即微微一施禮道:弟子倒是不知這一點,然前輩即如此說,那弟子便不看了,多謝前輩點悟。嗯那聲音卻是沒想到余羨居然如此干脆。自己只是看的好奇,忍不住提了一嘴,他就直接不看了這年輕人……怎么沒點年輕人的傲氣啊你應(yīng)該自信自己異于常人!別人做不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自己是天選之子才對。你就這么聽勸不抬杠的年輕人,不是好年輕人啊!你……不想試試那聲音似乎沉吟了一會,再次詢問。余羨卻搖了搖頭道:既然前輩說有意念混亂,走火入魔之危險,以前輩之-->>見識,之修為,之歲數(shù),超越弟子太多太多,弟子自然要聽前輩的。那聲音再次沉默。而余羨已然起身,平靜道:前輩若是無事,那弟子告退了。說著,也不管方向,只隨便對著一處施了一禮,便轉(zhuǎn)身要離開。借鑒典籍之事,暫時放下。等以后境界高了,自己的道念意志更加穩(wěn)定,不會受其他功法影響,再來借鑒其他功法,學(xué)百家之長!看來李興是真的帶回來了一個東洲天驕,你這樣的人,只要不隕落,絕對可以走的很遠(yuǎn)。那聲音再次響起,平靜道:至于借鑒參悟,其實也不是不行,看不得百家之長,看幾家之道還是可以的,只要別貪多就行。余羨一聽,目中頓時泛出一陣光彩,身形停下,躬身道:弟子多謝前輩指點!就是不知以弟子目前境界,借鑒幾本功法,才是正好那聲音響起:金丹初期圓滿的話,看上三本也就夠了,不過你若自信自己的悟性,意志,道心,道念都很堅固,很完美的話,看上四五本也是可以的。余羨目中露出一抹精光,點頭道:多謝前輩指點,弟子懂了!敢問前輩名諱弟子謹(jǐn)記今日前輩指點之恩!名諱……罷了,告訴你也無妨。那聲音平靜道:本座,齊玉。齊玉……余羨心中一動。他早已熟知逍遙仙宗的信息,一聽此名字便知道他是誰。齊玉,乃逍遙仙宗三個化神中期的大能之一。逍遙仙宗有三個化神中期大能。一個曹安下,一個鄒行心,還有一個便是齊玉!原來是太上四長老!余羨再次鄭重施禮道:弟子余羨,參見太上四長老大人。不必如此多禮,年輕人這么老成做什么端的沒了年輕的活力,年輕嘛,就該桀驁不馴,恃才傲物才對,不要一直作揖,成了點頭蟲就不好了。齊玉的聲音傳來,帶著一抹感慨。余羨則躬身鄭重道:弟子謹(jǐn)遵太上四長老大人教誨。哎……齊玉見此,無奈的嘆息一聲道:隨你了,你自己參修借鑒吧。弟子遵命。余羨點了點頭,便直起了身。桀驁不馴恃才傲物余羨從不是這樣的人。齊玉今日幾句話看似閑聊,實則已經(jīng)相助自己良多,對他恭敬,乃是常理,傲什么恃什么再說了,余羨一直謹(jǐn)記爹教給他的一句話,那就是,禮多人不怪。你先有禮了,別人自然也就有禮,你若無禮在先,還指望別人高看你,給你禮,那就太可笑了。當(dāng)然,若是別人無禮,那自己的禮,也不會給!這便是人不敬我,我先敬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而我先敬你,你卻無禮,那你無禮一分,我便無禮一丈!余羨輕吐一口氣,轉(zhuǎn)身回去,再次來到了那《自在神功》的面前,將其取出,開始翻閱。即是自在神功,或許就有自在之意。自在,逍遙。兩者應(yīng)該是有點關(guān)系的,以此功法借鑒,或有良助。時間流逝,余羨仔細(xì)翻閱,目中不時閃過精光。自在神功的參修境界不提,此功法本意,卻有通達(dá)之道!自在即通達(dá)!人生在世……自在何為余羨輕聲自語:有錢有權(quán)者,自在否有名有望者,自在否或者窮困潦倒者,自在否家境殷實者,自在否說到這,余羨搖頭道:皆不自在。哦那什么是自在齊玉的聲音忽然響起,似有些好奇一般,帶著笑意的詢問。余羨緩聲道:念頭通達(dá)者,方為自在。人生在世,不論是苦,是甜,是悲,是喜,或富貴,或窮困,或權(quán)勢,或底層,只要其念頭通達(dá),那便已然得享自在,其生即便大苦,亦甘之,如飴!四周安靜了一會,直至余羨合上秘籍,將自在神功放回原處,齊玉的聲音才傳來:好,你能想到這一層,很好!余羨,那我問你,你念頭通達(dá)嗎弟子念頭不通達(dá)。余羨卻一搖頭,平靜道:弟子有太多事情放不下,既放不下,如何通達(dá)說到這,余羨笑了笑道:道這種東西,理解歸理解,可真正放自己身上就難啦,太上四長老大人定然比弟子懂的多。好小子……好小子。齊玉輕聲嘆道:你要強(qiáng)說你念頭通達(dá),那本座反而一笑置之,沒想到你竟反悟到了這一層!好小子啊!你之不通達(dá),其實已經(jīng)半通達(dá)!因為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去做,并且為之付出努力,永不后悔!弟子多謝太上四長老大人夸贊。余羨笑了笑,躬身施了一禮,便起身道:弟子感悟頗多,便要回去修行了,弟子告退。嗯,去吧,你金丹中期,三五年內(nèi)有望,余羨,莫要走錯路!好好修行,本座,期待你的未來。齊玉的聲音明顯帶上了一抹贊賞,顯然余羨只這幾句論道話語,便讓他知道,此子不一般,只要不隕落,不走錯路,未來可期!弟子謹(jǐn)記!余羨點了點頭,轉(zhuǎn)身便大步離去。今日有感頗多,悟道之心沸騰。以此之機(jī),當(dāng)可全力參悟逍遙游,暮死朝生中期!或三五年,或五七年!金丹中期,當(dāng)可成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