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吉怒極,他終于明白了,自己是上了宋獻策的大當(dāng)。而此時,他已經(jīng)在戈壁灘待了數(shù)日了。
“傳朕旨意,三軍準備,隨朕打進明國,殺!”
隨著黃臺吉的一聲令下,八千大軍浩浩蕩蕩,終于挺進了陜西境內(nèi)。可是,他們來的似乎有點兒不是時候。
宋獻策他們已經(jīng)退居白銀廠,在哪里修筑城墻,抵御清兵進攻,他傳令境內(nèi)的明軍,不許出戰(zhàn),只是堅壁清野,待這干賊寇糧盡力弛,以待援軍。
城外的百姓,將糧食和重要的物資全部收藏起來。然后,所有人都就近入城防守,等大明援軍。
城外,不給清兵留下一粒糧食,讓他們得不到物資的補充。等黃臺吉等人沒了糧食,就會主動退兵。
這也是,目前的無奈之舉。也是對付清兵入侵,最好的辦法了。
黃臺吉率領(lǐng)八旗大軍越過明長城,到了陜西境內(nèi)才發(fā)現(xiàn)。處處都是荒涼之地,連個人影都看不見。
這讓黃臺吉怒極,他下令:凡遇民居,必焚之。糧餉財物,能搶就搶。
一時間,陜西境內(nèi)的那些村莊,凡是清兵所過之處,許多村鎮(zhèn)都被夷為平地。一把大火下來,頓成廢墟。這個陜西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zāi)難。
可是,此時朱興明的虎賁軍也好,孫傳庭的秦兵也罷,都遲遲未抵達。
盛怒之下的黃臺吉,開始在四處大肆劫掠。喜泉鎮(zhèn)、五佛鎮(zhèn)、石門鎮(zhèn)、上川鎮(zhèn),接連遭遇清兵洗劫。
永登縣、平川縣、靖遠縣失守,肅州衛(wèi),鎮(zhèn)夷所,高臺所,山丹衛(wèi),永昌衛(wèi)與涼州衛(wèi),碾伯所,莊浪衛(wèi)皆遭遇敵情。
雖然明軍苦戰(zhàn),然清兵勢大。許多重要防守城鎮(zhèn)接連失守,接下來,黃臺吉的目標就是白銀。
明朝洪武年間,白銀開采興盛,官方在此設(shè)立采煉機構(gòu)“白銀廠”,有“日出斗金”“積銷金城”之說,白銀緣此而得名。
不過,此時的白銀廠舊址,宋獻策集結(jié)了東宮衛(wèi)的將士,還有收攏各地的潰兵,大約八千人。
宋獻策知道,白銀這里沒有堅固的城池,根本擋不住清兵的進攻。可是沒辦法,他必須在這里延緩黃臺吉的攻勢。然后,才能護送周邊集結(jié)過來的百姓,往蘭州方向撤退。
只要退進了蘭州城,就可以固城待援。可是,黃臺吉的騎兵行動迅速,百姓很可能會來不及撤退,被他們的騎兵追上,然后慘遭殺戮。
所以,為了掩護百姓撤退,宋獻策在白銀設(shè)下了一道防線。八千人鎮(zhèn)守的白銀廠,臨時鑄就起城墻,以低于清兵攻勢。
可是,看著小小的白銀廠舊址,還有自己手下的區(qū)區(qū)八千人。宋獻策知道,他們甚至擋不了一天。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想個別的辦法。其實,宋獻策早有了對策。在他動員百姓撤退的那一刻,他就已經(jīng)想好了會有今天。
智取,必須要智取。宋獻策一直在心里安慰著自己,沒有人知道他有多大的壓力。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