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誰來點火又是個問題。賈川看了眼身邊的秦高陽:“干兒子,為干爹效忠的時候到了,你來點火。”
然而,這次秦高陽拒絕,他很清楚點火意味著什么,慌忙搖搖頭:“干爹,不是兒子不想代勞,實在是太子爺有令,讓您親自點火的。”
賈川大怒,恨恨的看著他:“好,很好,你個吃里扒外的東西。咱家是白養(yǎng)你這么多年了,你就是這么對你干爹的么。”
生死關頭,秦高陽可不想為了拍馬屁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即便是被賈川記恨,即便是以后自己沒有好日子過,他還是堅定的搖搖頭:“還是干爹您親自來吧。”
二人磨磨唧唧,賈川舉著手里的火把,遲遲不肯動手點火。
不遠處的朱興明怒喊起來:“賈川,你干什么!為何還不快點,你要是實在不成,換人點火,本宮還等著呢!”
城東郊外,朱興明躲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上,這是一塊巨石。他也很清楚這幾門大炮有炸膛的危險,所以還是安全第一。
朱興明的旁邊,是駱養(yǎng)性湯若望等人。大家,看樣子都是來看兵仗局笑話的。
其實,讓湯若望來主持督造紅夷大炮,依大明朝的技術,完完全全的可以造出性能絕佳,威力無窮的紅夷大炮的。因為,在這個時期的大明朝冶鐵技術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甚至于,已經(jīng)領先于歐洲水平了。
只是,中飽私囊、以次充好、粗制濫造似乎已經(jīng)成了官場默認的操作,不這樣怎么撈錢。只有用最少的錢,造出來,他們才能從中榨取利潤。
而利益面前,什么都不重要了。就連護國神器的紅夷大炮,他們都敢打主意。這要是上戰(zhàn)場,明軍不敗才怪。
此時大明冶鐵煉鋼技術遙遙領先歐洲,并且由于長時間工業(yè)技術經(jīng)驗的累積,使得工業(yè)發(fā)達、金屬冶煉技術先進,鋼鐵產(chǎn)量達到我國歷史的最高水平。
洪武初年,全國官營鐵年產(chǎn)量1847萬余斤,是唐代8.9倍,北宋初年的2.8倍,南宋初年的8.1倍,元代初年的3.1倍,清代初年的1.9倍。而嘉靖初年,全國民營鐵產(chǎn)量高達45000噸,位居當時世界第一。
明朝雖然并沒有西式高爐,但是使用焦炭的煉鐵豎爐,因為身腹腰均擁有不同傾角變化而并沒有明顯劣勢,明朝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記載明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煉焦用于冶金。
一些西方先進的火炮款式也在中國成熟工業(yè)的改進下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和發(fā)展,比如明朝開創(chuàng)性地發(fā)明了復合金屬鑄炮法,由此鑄成的銅鐵復合大炮在許多方面都優(yōu)于當時技術水平下的純鐵或純青銅大炮,它們更輕、更堅固、更便宜,能夠承受更大的爆炸壓力。
中國的工匠們還試驗了其他的變體,比如鋼與生鐵或熟鐵與鑄鐵復合鑄造的火炮,雖然威力和耐久度不如銅鐵復合火炮,但它們比當時標準的生鐵炮更便宜,也更耐用。
可是,這一切在利益面前都成了空談。就兵仗局做出來的這七門大炮,簡直就等同于自殺。
聽朱興明這么一說可以讓旁人點火,賈三心中一喜,將火把遞給了秦高陽:“你來點火。”
秦高陽心頭一萬只羊駝奔騰而過,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只有無奈的接過火把。
而賈川則恬不知恥的對朱興明高聲叫道:“太子殿下,奴婢實在不行,就讓旁人來吧。”
該認慫的時候只能認慫,這玩意兒一旦炸膛,那就是尸骨無存。性命要緊,這個時候就顧不得許多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