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日,陳硯和楊夫子等人一同回了周家。
幾年不見,出外游學的周榮變得又黑又瘦,雙眼卻是炯炯有神,仿佛脫胎換骨了。
瞧見陳硯身上的青衫,周榮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笑道:“九歲的院案首,可力壓整個東陽府的士子了。比我強,果然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又神秘兮兮拿出一幅畫給陳硯,特意叮囑他回家看。
陳硯依將畫收好。
周榮出手,肯定值錢。
周既白得到的是一個筆架,周榮笑著揉揉他的頭,道:“筆便是再寫得多,最終也要在筆架上歇歇,來日方長,切莫因此傷懷。”
周既白喉頭堵得慌,怕別人看出異常,就胡亂點點頭。
再看楊夫子,周榮又被嚇了一跳:“楊夫子,你頭發去哪兒了?”
楊夫子悲切:“被你兩個兒子霍霍光了?!?
別人哪里知道他過的是什么苦日子。
周榮道:“我正好帶了壇好酒回來,咱們兩人一醉方休!”
周榮歸來,整個周家都像是活了過來,人人忙得團團轉。
周榮瀟灑地跟楊夫子喝了一杯又一杯。
楊夫子醉后,便向周榮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述說著陳硯的種種“惡行”。
“我都這把年紀了,本是想歸鄉養老,如今過的卻是比當初求學苦讀還累?!?
楊夫子眼眶濕潤。
他孤身一人,便是再苦再累也沒個人述說,今個兒逮著周榮,必要狠狠倒倒苦水。
這都是周榮該受的。
誰讓陳硯和周既白都是他兒子。
這叫子債父償!
毫無心理準備的周榮哪里受得住楊夫子如此滔天的怨氣,當即趴在桌子上裝睡。
楊夫子哪里能如他的愿,湊到他耳邊一句句絮叨。
譬如陳硯每日逼著他抄書,譬如周既白大半夜叫醒他要他改文章。
“我哪兒是先生,我比長工還不如!長工還有休息的時候吶!”
周榮還是被逼著坐了起來,拱手朝著楊夫子行禮:“苦了你了。”
楊夫子的訴苦到此戛然而止,給兩人斟滿酒,一杯又一杯喝著,終于醉倒。
周既白是全程聽完了,心里頗為愧疚。
他便翻開小冊子,看到陳硯臨走說的話:“對夫子的多同情一分,就是對我們的前程不負責。唯有出人頭地,方才能報師恩。”
周既白深以為然,并用力點了點頭,心底的愧疚煙消云散。
他決定了,往后要更加刻苦,早日中生員,方才能讓楊夫子的苦累不白受。
至于陳硯……
他在楊夫子一開始訴苦時就跑了。
回到家后就躲在屋子里將畫打開。
是一幅秋收圖。
農戶們在田野忙碌,將糧食收回家,一派喜氣。
畫工精湛,光是看到就讓人心生愉悅,情緒感染力極強。
可見畫這幅畫時,作者是頗有感悟的。
再看落款,并非什么名家,而是周榮。
陳硯有一瞬的詫異,很快就明白了令周榮脫胎換骨的東西,就藏在這幅畫里。
陳硯頓覺這實在太過珍貴,不愿讓其蒙塵,小心翼翼地卷好藏進木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