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天氣有些詭異,前一刻開始陽光普照,一片云彩飛來,寒風(fēng)頓起天色陰暗,飄飄揚揚的雪花兒便落了下來。馬車沿著朱雀大街直抵城南的明德門,穿城而過,順著山路進了終南山,李治的侍衛(wèi)則騎著馬,跟在后面。
李治坐在車廂里,興奮得爬上爬下,一會兒指著壁燈問房俊這可是新式的玻璃所制,一會兒摸著柔軟的皮草坐墊問這是什么動物的?一雙眼珠都快不夠用了,活脫脫一個好動少年。
生于皇室,什么樣的奢華李治沒見過?只是這四輪馬車的樣式實在太過新穎,車廂內(nèi)的裝飾也別出匠心,這位正太又正是對一切都好奇的年紀(jì),可算是把房俊煩個夠嗆……
此去的松吟觀,正是上次遇見長樂公主,并且一時昏頭做出那副《愛蓮說》的那處道觀。房陵公主自打和離之后,便出家為尼,李二陛下念及兄妹之情,賜了這座道觀于她。
古代女子削發(fā)為尼或為道姑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一種人是真心皈依教門,恪守戒律,了此一生,這是多數(shù)。另一種是為生活所迫,以尼庵、道觀作為一個歸宿或一時的棲身之地,如有些妓女年老色衰,或為人所棄,無路可走,就去做尼姑、道姑了。第三種女人不過是把出家入尼庵、道觀作為一種實行“開放”、“自由”的手段而已。?
說起來,理塘皇室以為自稱老子的后代,尊崇道家,所以皇族女子出家為尼者甚多,其中濃妝艷抹、喜交賓客、放蕩佻達的不在少數(shù),當(dāng)然亦有真正看透世情、躲避反訴騷擾者存在。
清朝宋長白的《柳亭詩話》中也記載道:“李義山詩《碧城》三首,蓋詠公主入道事也。唐之公主,多請出家。義山同時,如文安、潯陽、平梁、邵陽、永嘉、永安、義昌、安康(諸公主)先后乞為女道士,筑觀于外,頗失防閑。”
?這“筑觀于外,頗失防閑”幾個字點明了問題的實質(zhì)。
唐朝社會風(fēng)氣開放,尤其是皇家,作風(fēng)靡亂。公主們住在宮里,搞“性|自由”畢竟不方便,在宮外當(dāng)女冠,情況就不同了。
唐玄宗私會兒媳楊玉環(huán),開始時為掩人耳目,也把她送進道觀當(dāng)女道士,道號“玉真”,他們在道觀頻頻幽會……
此外,女尼、女冠們廣游全國,出入宮禁與民家都比較自由、方便,與女子接觸更不受限制,這都給她們的性活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些女尼、女冠自不能免,像魚玄機這樣的風(fēng)流女道士絕非個別……
除了搞性僦猓閫俚母啵緇岫愿閂俑砣藎蛭獠黃蘋禱橐黽彝ィ凰恪笆Ы凇保膊揮跋熳優(yōu)難場
之,貴族女子出家為尼在道觀中居住,并不是什么好事。
是以,聽聞李治說了長樂公主因與長孫沖不睦而搬出長孫府時還有一絲竊喜,可聽到長樂公主搬出長孫府卻住進了房陵公主的松吟觀,頓時蹙起眉頭,心生憂慮。
房陵公主的名聲老早就臭大街了,跟自己的侄女婿偷|情被丈夫捉住,丈夫帶著人將侄女婿給干掉了,然后自己又與丈夫和離,出家為尼……
這能是正經(jīng)人么?
長樂公主這么一朵白白凈凈純潔如水的白蓮花,可別被房陵公主這個后現(xiàn)代女性給帶壞了……
馬車沿著山路直抵松吟觀的門口,早有候在此處的內(nèi)侍迎上來。
因是長樂公主、高陽公主、晉陽公主等等皇家公主駐蹕再此,外人一律不得靠近,是以不但有內(nèi)侍候在門口,見有游人至此便驅(qū)逐,更有一隊禁衛(wèi)駐扎,以應(yīng)對緊急狀況。
其實遠遠的見到這輛形式別致新穎的四輪馬車,內(nèi)侍們便已猜到是新鄉(xiāng)侯來了,心里多少有些為難。雖說侯爺?shù)奈磥砥拮痈哧柟髡谟^中,說起來侯爺也不是外人,可畢竟尚有長樂公主在此,若是因此惹出什么風(fēng)風(fēng)語,他們這些奴才還不得統(tǒng)統(tǒng)上吊?
然而這位侯爺畢竟兇名在外,貿(mào)貿(mào)然阻攔,說不得就得挨一頓胖揍,若是打個腿斷筋折的,上哪兒說理去呀?
內(nèi)侍們相視苦笑,手足無措,不知該攔還是不該攔……
待到馬車駛到近前,車門打開,第一個跳下來的是晉王殿下,內(nèi)侍們大大的松了口氣,既然有晉王殿下同來,無論房俊入不入內(nèi),都不是他們這些內(nèi)侍能拿主意的,就算真的傳出些什么不好聽的語,也自有晉王殿下?lián)c他們無關(guān)。
只要不背鍋,這些內(nèi)侍自然熱情洋溢,大獻殷勤,甚至在房俊下車的時候,有兩名內(nèi)侍上前,親熱的牽著房俊的手伺候他下車,搞得房俊一陣惡寒,趕緊甩脫了這兩個死太監(jiān)的手,自己跳下馬車。
說起來,他倒是對太監(jiān)這個群體沒有什么歧視,尤其是這年頭太監(jiān)啥都不是,無權(quán)無勢備受欺壓,除了迫于生活無奈的貧苦人家,誰舍得自家孩子斷了子孫根入宮,絕了自家香火?
李治歡喜的扯著房俊的手,進了道觀。
天上飄著清雪,道觀內(nèi)古木參天,松柏翠綠,建筑大多古樸莊重,肅靜中透著昂然古意。
一個窈窕的身影出現(xiàn)在一間側(cè)房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