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太后、皇帝和方懷安之外,宮里不會再有人知道今日發生了什么。
仁壽宮的消息傳不出去。
只有方懷安奉旨傳遞出的消息,讓前朝大臣和皇后妃嬪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來是皇上和長公主抵達仁壽宮,給太后娘娘請安時,宮中突然出現刺客,仁壽宮人手不夠,且刺客下手極為兇殘,幸虧長公主及時救駕,才讓太后和皇上幸免于難。
長公主雖緊急躲避,手指還是被劃了道口子,鮮血橫流,更不幸的是,金吾衛副統領趙長勝和十二名手下在抓刺客的過程中不幸身亡。
太后和皇上雙雙驚嚇過度,太后當場昏厥,需要靜養,即日開始除了貼身嬤嬤之外,后宮嬪妃不必再去請安。
被緊急送回崇明宮的皇上也病倒了。
太醫診脈之后說皇上只是受了驚嚇,暫時不宜見人,需靜養幾日。
后宮從皇后到各嬪妃,一個個心驚肉跳,連宮斗都沒了心思。
畢竟她們爭風吃醋,陰謀詭計,都是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可皇上受了驚嚇,她們還爭給誰看?
后宮嬪妃們難得齊心,在皇后帶領下,抵達崇明宮探望皇上,并請求侍疾。
方懷安站在殿門外,低著頭,神情恭敬而又惶恐:“皇上說養病期間不見任何人,請皇后娘娘和諸位娘娘恕罪。”
皇后蹙眉,再三詢問皇上情況,問刺客抓到沒有,問長公主傷情如何,問太后鳳體是否有大礙,方懷安只回一句:“長公主殿下已出宮回府,皇上和太后娘娘都需要靜養數日,暫時不宜打擾。”
皇后眼看問不出結果,只能返回鳳儀宮,并遣散眾嬪妃,命她們待在各自的宮里抄經,為太后和皇上祈福。
前朝百官同樣臆測紛紛。
皇上遭遇刺殺,幸虧有趙長勝和長公主聯手護駕,可長公主安然無恙,只受了點輕傷,趙副統領和他手下的金吾衛卻被刺客盡數殺害,聽起來似乎過于離譜了一點兒。
刺客在哪兒?
長公主受了輕傷,為何沒有繼續追查刺客的底細,而是直接出宮回府?
一些心思敏銳的大臣心頭惴惴不安,總覺得皇帝已身不由己,甚至猜想趙長勝的死是否跟長公主有關。
如果有關,那么長公主是怎么做到的?她是不是借著刺客的機會,故意鏟除不聽從她命令的趙長勝?
一場刺殺導致太后和皇帝雙雙病倒。
重重大內高手和御林軍森嚴防守之下,到底是怎樣厲害的刺客,才能引起這么大的震動驚懼?
百官進宮求見皇上,卻皆被擋在殿外。
趙國舅痛失愛子,求見皇上不成,攜次子趙長澤登門求見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