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冷風調查出了潛進皇宮要偷走小皇子和小公主的刺客是什么人,果然如祝卿安猜測的那般,真的是北榮國派來的刺客。
他們想趁著宮里舉辦宴會,鳳寧宮的守衛松懈,趁機劫走小皇子和小公主,威脅大盛。
這次九州各國都派來了使臣參見小皇子和小公主的百日宴,唯獨北榮國沒有派人過來,看來他們是打算與大盛決裂了。
另外暗衛得到消息,北榮國內發生了弒君篡位之事,北榮王的三子北猛王——齊猛,弒君篡位,此人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吞并大盛。
他駐守邊關時,便常常讓手下潛入大盛境內作亂。
“北榮國一直視大盛為假想敵,所以常常進犯大盛,這些年雖然維持了表面的友好,背地里,北榮國從未放棄過攻打大盛的心思,而齊猛弒君謀反,皇位來得不光彩,恐難服眾,若這個時候,他能拿捏住大盛,對他穩固皇位很有幫助。
所以他派人來劫持小皇子和小公主,希望用孩子威脅皇上妥協,從而為北榮國贏得更多好處。”祝卿安分析道。
“還好卿卿與孩子們心有靈犀,及時趕回來,阻止了他們的陰謀。他們竟敢對朕的孩兒不利,看來攻打北榮國的計劃要提上日程了。”蕭璟御眼神里閃著殺氣,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動他的妻子和孩子。
“刺客的事我們并沒有證據,貿然出兵,只會給大盛留下一個好戰的名聲,說不定北榮國還會以此大做文章,所以我們要師出有名。”祝卿安冷靜的分析道。
北榮國這次的所作所為的確讓他們很氣憤,竟敢對襁褓中的孩子下手,簡直可惡至極,但現在他們必須冷靜的對待此事,若是一氣之下出兵北榮國,便會中了他們的圈套,壞了大盛的名聲。
“朕會派人去北榮國境內打聽蕭長寧的處境。”蕭璟御心里已經有了謀劃。
祝卿安知道他在想什么,贊同道:“蕭長寧或許是可讓大盛名正順出兵的關鍵人物,的確可好好利用一下。”
祝卿安起身從梳妝臺的抽屜里拿出一個瓷瓶道:“皇上,讓調查的人暗中將這個給蕭長寧,她服下后,生死便可由她自己做主,但一定不能讓她知道這個藥是我們給她的。”
蕭璟御笑道:“放心,朕會讓他們把戲演得逼真。”
接下來的日子,大盛在暗中謀劃攻打北榮國的事。
能成大事者,必須忍,只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出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半年后,大盛終于迎來了機會。
蕭長寧死在了北榮國。
當初她從大盛離開的時候,祝卿安給她服下了求死不能的藥,只要她想自殺,便會渾身無力,就連咬舌自盡,拿個碎片割腕的力氣都沒有。
所以蕭長寧自從嫁到北榮國受盡了屈辱和折磨,想死卻死不了,每天活的很痛苦。
而當祝卿安讓人將求死不能的解藥給她后,她終于受不了屈辱自盡了。
她的死對大盛來說是攻打北榮國最好的機會。
雖然半年前北榮國現在的王上齊猛想要劫持小皇子和小公主,激怒大盛出兵,讓九州各國攻擊大盛,但大盛沒有上當。
這一次大盛卻可以懷著悲痛的心情出兵,而且師出有名。
于是蕭璟御在朝中宣布攻打北榮國的事。
這次朝臣們無人反對,從上次北榮國派刺客劫持小皇帝和小公主開始,他們便知道,這一戰早晚要打,只是要找個合適的機會。
如今長寧公主死在了北榮國便是最好的機會。
蕭澈主動請旨出征,他明白九皇叔的意思,他要為墨家報仇。
蕭璟御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