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習俗,初二回娘家。
但是因為松江村地處偏遠,所以從初二開始,村里好幾家嫁出去的閨女,便陸續帶著夫君和孩子回娘家來了。
老王頭唯一的閨女王秀梅,當年嫁到了大石村。
大石村那邊盛產石材,所以村里的生活條件比松江村好許多。
只不過兩個村子離著有些遠,每次回娘家,光是路上,來回就得花上四五天的時間。
王秀梅知道娘家條件不好,所以每次回來,都大包小包拿許多東西過來。
她的夫君呂剛坐在外頭趕車,她帶著一雙兒女坐在車里。
但兩個孩子都是一臉興致不高的樣子。
王秀梅皺眉道:“你倆臉拉得那么長是啥意思?”
兒子呂峰噘著嘴道:“娘,姥姥家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沒有,我不想回姥姥家。”
“是啊!”閨女呂蕓也撒嬌道,“娘,姥姥家一點兒也不好玩。”
“你倆想吃啥想玩兒啥,娘不是都帶著了么!”王秀梅不樂意道,“我一年到頭就回這么一次娘家,你倆少給我找事兒。
“路上啥樣我就不管了,一會兒到了姥姥家,你倆要還是這樣,別怪我回家揍你倆!”
兩個孩子的嘴頓時都噘了起來,高得幾乎能掛上油瓶子。
不管兩個孩子是什么態度,王秀梅的心已經飛到娘家去了,想著應該差不多快到了。
“咦?”在外面趕車的呂剛發出一聲疑問,“村口這是建了個啥玩意兒?”
王秀梅聞,也推開車窗看去。
兩個人看到的,便是松江村年前剛建的崗哨。
王秀梅剛探頭出來,就看到王大頭從崗哨里爬下來,朝自己這邊跑了過來。
“大姐,姐夫,過年好!”王大頭一邊跑一邊大聲喊,“我就說你們今天差不多該到了,特意來村口等你們的。”
呂剛拉住騾子的韁繩,放慢速度讓王大頭上來,繼續往王家去。
“大頭,村口那是建了個什么,去年還沒有呢!”
“是個崗哨。”
王大頭對這個由秦愷峰提議,大家一起建起來的崗哨十分得意。
要不是村口到王家的距離很近,他恨不得把事情從頭到尾都講給王秀梅聽。
“回家再慢慢說吧,爹娘和家里人這幾天都盼著你們趕緊到呢!
“娘早就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就等你們回來呢!”
說話間騾子車就停在了王家門口。
王大頭跳下車上前打開院門,讓姐夫呂剛能把車趕進去,還揚聲沖屋里喊:“爹,娘,你們快來看,誰回來了!”
老王頭和老王太太聽到喊聲,都飛快地從屋里迎了出來。
王大頭轉身先扶了一把王秀梅,緊接著伸手把兩個孩子抱了下來。
雖說嫌棄松江村這邊沒好吃的也沒好玩的,但是兩個孩子在看到姥姥姥爺的時候,態度還算不錯。
孩子們叫了人,拜了年,也收到了壓歲錢,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幾分。
“都在外頭站著干啥,怪冷的,趕緊進屋坐下說話。”老王太太招呼眾人進屋。
一家四口一進屋就看見,炕桌上不但擺著瓜子花生和糖果,居然還有一盤點心。
王秀梅心里瞬間涌起一股暖流,覺得這是爹娘為了自己回來特意準備的。
但是緊接著就聽到老王太太道:“我剛才還跟你爹說,也不知道你們是今天到還是明天到呢!
“早知道我提前把吃的準備出來就好了。
“晌午只能隨便吃點兒東西了,晚上再給你們做好吃的!”
老王太太一邊說一邊指使王大頭道:”你趕緊去后院,把我留出來的肉什么都拿出來,先放到灶間化凍。”
“娘,你快別張羅了,吃的喝的我都帶了,家里的就先留著吧!”
“哎呀,你不知道,咱家今年年貨備的多,好吃的可多了,你們帶的東西就放在車上不要動了,走的時候帶回去。”
“娘……”王秀梅還想再說什么,直接被老王太太一把推進屋去了。
老王太太自己忙著出去準備晌午飯了。
老王頭則在屋里招呼女兒女婿和兩個孩子進屋上炕,把桌上的好吃的都推到兩個孩子面前。
“屋里熱乎,快把棉衣棉褲被脫了。
“還有這些吃的,想吃什么自己拿。”
呂峰這會兒的確有點餓了,還顧不得脫衣服,就先抓了一塊點心塞進嘴里。
本來他也沒對這點心報什么希望,畢竟大石村離鎮上很近,呂剛去鎮上做生意,經常會給他們買點心回來。
但是剛咬了一口,他就被點心的味道給震驚到了。
這點心也太好吃了吧?
比鎮上那家點心鋪子的還要好吃。
呂峰沒吱聲,但又抓了一塊點心到手里。
但旁邊的呂蕓對他這個弟弟不要太了解,看他一塊沒吃完就急著拿第二塊,頓時明白這個點心肯定很好吃。
她趕緊脫掉棉襖,拿起一塊點心就往嘴里塞。
嘗到點心的味道之后,呂蕓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她一邊嚼著嘴里的點心,一邊伸手又拿起一塊,回身對王秀梅道:“娘,你快嘗嘗,姥姥家這個電信好好吃啊!”
“好吃吧?”老王太太端著一大盆東西從外頭進來,一聽這話頓時笑道:“好吃吧?之前村里人做了點心送來,家里人吃了都說好吃。
“我就特意去找人家學了做法,做好了等你們來呢!”
“好吃,真是太好吃了……”呂峰嘴里的點心還沒咽下去,就迫不及待地說話,差點兒把嘴里的點心噴出去。
“慢點兒吃,別著急,小心嗆著。
“吃兩塊墊墊肚子就得了,不然一會兒吃飯該吃不下去了。
“還有一大盒子點心在外頭放著,回頭給你們帶回去,也給你們爺爺奶奶嘗嘗。”
一聽說還有許多,兩個孩子才放棄了多吃幾塊的念頭。
他們也說不出今年姥姥家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但總覺得好像有什么不同了似的。
說不定晌午還會有別的好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