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帝都調平陽侯回帝都的旨意去了西北,趙令嚴便眉飛色舞的對宋遙道,“咱們的時機到了。”
宋遙實不了解家平陽侯回帝都,與他們有什么關系。故此,宋遙不動聲色的倒了盞茶給趙令嚴遞過去。
趙令嚴是個很講究的,他把帝都賞給宋遙的好茶全都搜刮到自己屋里,閑了會泡功夫茶,享受一番。以至于宋遙這里剩的都是些粗茶,趙令嚴往日里是寧可喝白水,也不喝宋遙的茶,這回趙令嚴倒沒挑剔。他一手拂開袖子,兩眼晶亮道,“阿遙,平陽侯一走,甘肅軍由世子馬維接掌。西北四位將領,以往無能掠平陽侯之鋒,現今馬維雖也西北多年,不過,他的威望如何能與平陽侯相比呢。何況,他是剛剛才當上的主帥。再者,宣府劉易山、遼東方漸東,皆是太上皇時提●,≠ans↙△m上來的了。論威望咱們比不得宋、方、馬三位將軍。”話到此處,趙令嚴卻賣了個官司,止口不,而自己得意的笑出聲來。
趙令嚴的相貌完全無法與宋遙這種霸道迫的俊美相比,不過,他清秀伶俐,文質彬彬,尤其這副胸有成竹,手握玄機的模樣,還挺招。宋遙見趙令嚴神采奕奕,不禁笑問,“是啊,咱們斷比不得他們的,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笨,沙場上的資歷沒法與他們比,但是,有一樣,可是陛下親自挑出來派到西北的。換之,他們是太上皇提拔的,恩出自太上皇。而,是天子門生。”趙令嚴伸手捶了宋遙一拳,又拍一拍宋遙的大腿,把臉湊過去低聲問,“想一想,皇上是信多,還是信他們多?”
宋遙也想到了這一點,擰眉道,“這要是過個十年八年的,咱們積累一點資歷,還能一博。現的話,底下的兵將剛收拾順當。大同又是剛剛大敗,若是想與他們一較長短,為時過早。”不說別的,就論起兵力,他也跟家沒的比。
“再說,平陽侯回去任兵部尚書,家老爺子高升,誰不給馬維面子呢。”宋遙提醒趙令嚴,“別傻樂了,沒影兒的事兒。現能任大同守將,已是幸進。”
趙令嚴氣的給他大腿一巴掌,嘆道,“說笨,真是腦袋不會轉了。說的自然不是現,想一想,平陽侯早就西北掌兵數十年,今又升任兵部尚書。唉,要說,若是平陽侯明白,定要找理由辭了這兵部尚書一職啊。”
“這世上,物極必反,榮極必衰啊。”趙令嚴面色凝重,“皆老將軍麾下任過職,當知平陽侯于西北威望極高。而陛下則是剛剛登基,這個時候捧著平陽侯府,未必是好事啊。世上哪有不衰敗的世家呢,平陽侯府能保住甘肅兵權已是陛下胸襟不凡了。若是平陽侯真接了兵部尚書一職,日后怕有滅門之禍。”
“平陽侯府的煊赫太上皇執政年間,現皇位更迭,可是陛下派到西北的第一,陛下若不信任,怎會破格提拔到大同將軍的位子。阿遙,現下陛下已對平陽侯府動手,咱們只需順勢而為,他日若出兵韃靼,西北兵力,必然要合兵而行,那時誰領兵,誰就是兵馬大元帥。”趙令嚴目光灼灼,“現下,咱們不但要守住這大同關,還得為日后籌劃了。”
宋遙一笑,搖頭嘆道,“皇帝陛下都病了多少日子了,唉,若是陛下真有個萬一,咱們也就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準備回家種田吧。”
“看,陛下的病應是無礙的。”趙令嚴道。
宋遙正為此事焦心,忙問,“此話怎講?”
趙令嚴道,“當初帝都爭儲之亂,四位皇子都意外身亡,唯陛下得以保全。想一想,陛下有這等本事,哪個是容易就出事情的。”明湛當初啞巴開了金口,做了鎮南王世子是理所當然,子承父位。但,誰能料到,這前小啞巴命硬的不行,一下子克死四位皇子、克走正當壯年的太上皇,自己做了皇帝呢?
明湛久病,多少蠢蠢欲動卻還不敢輕動,很大的原因就出自趙令嚴說的這個理由。明湛先前做的事太彪悍,太多的拿不準皇帝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故此,不敢妄自行動。
尤其是邊關大將。
朝中御史文官,天生嘴賤,隨便說幾句話沒事兒。
他們這些守城大將,若是真敢無諭妄動,定是族誅之罪。
宋遙嘆道,“陛下福澤深厚,希望如此。”
“就放心吧。”趙令嚴篤定道,“現下還有一樁事要跟說,阿遙,聽到了一件事,興許有興趣。還記不記得們同科探花兒紀詠存。”
“當然記得。”同科武進士,這官場上是不得了的關系緣份。宋遙道,“他不是去了劉易山劉將軍麾下么?前幾天宣府那一場小勝,就是紀兄帶打退了韃靼么?”
趙令嚴唇角一勾,眼中帶出三分不屑,低聲道,“什么韃靼?不過是草原上的一批游兵散勇罷了。上次韃靼入關兵臨帝都,烏塞族的王死帝都靖西伯的手里。這些回了草原,陳敬忠娶了烏塞族的公主,進而吞并了烏塞部落。那些去宣府的,不過是些不服陳敬忠,逃出來的烏塞部的罷了。劉易山夸大其詞,是為了請功。這還是小事,軍中慣用的手法兒,但是,聽說,紀兄出了力氣,結果劉將軍請功之卻是自己的兒子劉斌。”
對上宋遙驚愕的眼神,趙令嚴繼續道,“至于紀兄出生入死的苦戰,劉將軍奏章中提都未提哪。”
“劉將軍好生糊涂,這樣偏頗,焉能服眾。”屬下浴血沙場,全都靠戰功往上升呢,這樣是非不分,豈不寒了下屬之心么。
趙令嚴道,“聽聞,還有一種說法兒,說紀兄是劉大的私生子呢。”
宋遙眉心微動,并未急著否認趙令嚴的說法兒,想了想,斟酌道,“論相貌,是有幾分相似。”
“別管是不是私生子,阿遙,寫封信給紀兄。也不必說別的,就論咱們的同科之誼。”趙令嚴眉眼微挑,“就是私生子,也沒有這樣欺負的。紀兄能去考了武探花兒,功名一事上,定是有計較的。劉易山今日壓他一頭,難保他不記恨。”
宋遙應下。
趙令嚴把事情說完,起身道,“那回了。”
“晚上吃什么?”宋遙問。這些天沒什么事,趙令嚴又是個嘴巴刁的,時常自己開火做菜,宋遙常厚著臉皮蹭飯,“做個燜羊腿吧,秋冬天,正好滋補。”
趙令嚴眼睛瞪的溜圓,反問,“是的廚子么?”臭不要臉的,往日里白吃白喝不算,現下還開始點菜了。
宋遙嘿嘿一笑,攬住趙令嚴的肩,“要不,今天做給吃。”
“這還差不多。”趙令嚴沒意見了。
宋遙連薛少涼那種脾氣的都能收服,趙令嚴更是小意思。
宋遙與趙令嚴之所以成莫逆之交,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上下級的關系,還由于他們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譬如,都挺會做飯。
這“君子遠皰廚”的年代,簡直難以想像。而且,倆之所以有這種本事的原因也大致相同,家境走下坡路,講究不了太多。現雖富貴了,還保持著以往的習慣。
倆一處兒的時間久了,宋遙早摸透了趙令嚴的口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