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兒年紀不小,腿腳卻極是俐落,魯安公將鳳寶珠上門一事原原本本的交待清楚,甚至連鳳寶珠對他說了啥都交待了。魯安公嘆道,“都是宗室,一個老祖宗出來的,老臣就見了她,怎知那丫頭滿口胡亂語大逆不道。老臣這把年紀,這等忤逆,還是平生僅見。礙于國法家規,老臣雖氣的不行,也不能處置于她。只是老臣實在牽掛陛下,等不及明日早朝,求陛下定要嚴懲這等不孝子孫,萬勿因此女氣壞了龍體啊。”
明湛淡淡道,“魯安公的忠心,朕知道了。朕相信,宗室的眼睛是雪亮的。朕也相信,宗室對朕對朝廷是忠心的。”賞了魯安公些東西,明湛就打發魯安公退下了。
接下來,帝都里只要被鳳寶珠拜訪過的人家兒險些把宣德殿的門檻兒踏平,與魯安公的來意一樣,都是來表白忠誠的。而且俱是爭先,唯恐落后。不論內心深處如何想,他們都得明白,如今在帝都的地盤兒上,明湛要收拾他們,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些老狐貍,面兒上的功夫是絕不會差了半分的。
明湛一個下午接待了幾十口子宗室,相同的話聽了幾十遍,又說幾十遍,嘴皮子差點兒磨薄。回去吃晚飯時,明湛漆黑著一張臉,對阮鴻飛道,“都成精了。”沒一個好東西。
阮鴻飛面無殊色,“沒點兒本事,難道隨隨便便就能襲爵啦。不過一個鳳寶珠,沒人會以為鳳寶珠能對皇位產生任何威脅,他們自然要來跟你表白忠心,以免你誤會他們與鳳寶珠有什么聯系呢。”若是這么簡單就能看出忠奸,這些老狐貍豈不是白活了這些年?
從榻上拽明湛起身用晚膳,阮鴻飛淡定道,“明天起,你就開始歇著。”
鳳寶珠此事既出,事關帝王聲譽,更與鎮南王府脫不開關系,哪怕鳳寶珠已經進了宗人府,朝臣們也要問上一問了。
其中徐叁的態度最為激烈嚴峻,“朝中宗室公侯、文武百官,難道就任由一個宗室女在外胡亂語,敗壞陛下聲威,挑釁帝都與鎮南王府的友誼嗎?”
“駙馬陸文韜私竊禁中語,淑媛長公主語不當,以至于襄儀太長公主中風,這樣明擺的事實,人證俱在,誰人不明?”徐叁道,“再者,太上皇就在鎮南王府,善棋侯父子的意外,別人不清楚,太上皇定一清二楚,如今經鳳寶珠一解釋,又成了別有用心,陰謀詭計了。另外,這幾件事,皆涉朝政,鳳寶珠不過是一普通宗室女,無爵無職,有什么資格插手朝政?”
“臣請陛下重重懲之,以肅朝綱國紀。”
“徐相說的是。”明湛陰沉著一張臉,完全沒有平日的和悅,冷聲道,“自朕登基起,所作之事,自認為對得起祖宗與百姓。善棋侯去云貴,其心叵測,朕命他迎太上皇回帝都,他卻私心作祟,多次提及請太上皇回帝都復政一事,朕看他是早忘了如今坐龍椅的是誰,朕對他已經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
往日里,明湛在朝臣跟前別提多要面子,向來以圣人自居,如今突然露出真實嘴臉,甚至不肯修飾一二,令人頗是驚詫。
“太上皇有太上皇的執政方式,朕有朕的執政方式。朕既然登基,就會干好這二十年,這個皇位,朕已經坐了。”明湛冷聲道,“哪怕現在太上皇回來叫朕退位,朕也絕不能答應。”
“朕與太上皇父子之情,不過,若有人想拿父子之情威脅于朕,那就打錯了主意!”明湛眼睛掃過群臣與宗室,滿朝俱寂。
明湛畢竟做皇帝有一段時間了,威儀初具,這話撂在朝上,徐叁立時帶頭高呼道,“陛下圣明。”在徐叁看來,做皇帝就得拿出這樣的舍我其誰的霸道來!先前明湛說太上皇要回帝都,徐叁就挺擔心朝政的事兒,如今看明湛將話挑明,徐尚書一顆心別提多安穩了。君王下定決心,他們這些做臣下的方能誓死追隨。
群臣都不是傻子,只恨徐叁嘴快,叫這老小子出了風頭兒。人人不甘示弱,群臣高呼了回圣明。待聲音初歇,李平舟忽然道,“陛下,前些天陛下提擬的宗室子弟大比授職一事,臣等已草擬……”
不待李平舟說完,明湛將手一擺,“這件事先擱下,以后再說。朕今日乏了,沒什么要緊的事就退朝吧。”
關鍵時刻,李平舟倒是沒掉鏈子。難怪這老家伙能做上首輔的位子,機伶不外露,還能及時的做出決斷。這一次,在明湛與宗室的問題上,李平舟表現出了一代宰相的風范。
帝王說累了,原本想上本的,也不敢上了。
明湛退了朝,沒待多久,就宣了太醫正去了宣德殿,說是身上不得勁兒,心口疼,連當日的內閣會議都沒主持。這在明湛登基以來,還是頭一回呢。
何玉代為宣旨,命首相李平舟代為主持內閣議事,一應奏章先由內閣批閱后再轉遞到陛下寢宮,再由陛下行朱批。
李平舟等人接完口諭,難免打聽,“何公公,不知陛下龍體……”
“興許是給寶珠小姐的事兒氣著了,陛下昨兒晚上一夜沒睡安穩,已經請了太醫。”何玉雖是明湛身邊兒的紅人,不過能入內閣的皆是朝中重臣,他自然要給幾分面子,不然事關龍體,并不能輕易開口。當然,這也說明帝王的病情并不太嚴重,李平舟等人稍稍安心。何玉一拱手道,“諸位大人忙著,我還要伺候陛下,先告辭了。”
“何公公辛苦。”
對于宦官,朝臣們都是存有一種很復雜的感情。
宦官雖是不全之身,身份低賤到塵埃,不過他們卻是站在天下最尊貴人身邊兒的一類人。對這類人,朝臣不敢得罪,但一般潔身自好者,亦不會與其深交。
何玉還算不錯,持身有度,有人打賞他就接著,當然,若是數目太大,他得先跟明湛報備一聲。自始至終,何玉非常明白,他最大的倚靠是誰。
明湛這一病,何玉的地位立時凸顯出來。
起初只是小病,甚至轉天,明湛還能掙扎著去上朝,不過,臉色看起來非常憔悴。只要長眼的,都能瞧出來,陛下微恙,似乎還未轉好。
又過一日,龍體不適,休朝,所有急件奏章皆遞往內閣。
到第四天,太后諭,命遠在淮揚的張太醫速回帝都。
隨著明湛養病的時間延長,朝中愈發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近而思變。
何玉搬了大批的奏章進來,阮鴻飛對明湛道,“從今天起,奏章你也不要看了,讓衛姐姐處理吧。”
明湛心道,他家飛飛還真是會挑事兒的。不過想一想,明湛也同意了。
阮鴻飛不急不徐的安排,這一步步兒循序漸近的手段,成功的攪渾了帝都這一池深水。哪怕是老狐貍,只要有所求者,不怕你不露出尾巴來。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心肝兒們~166閱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