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激動得膝行兩步,抓住鄧教諭衣角:“爹,那你去幫女兒籌謀一番?”
陶姨娘乜斜父女倆一眼,臉上掠過一抹冷笑。
七夕過節,貴女們異常激動。對蘇蓉這種打工人,卻是種異常繁忙的痛苦折磨。
葉清辭決定在縣衙舉行燈謎詩會,廣邀當地豪紳文人來參加后。蘇蓉就跟隨眾仆役,忙得前腳打后腦勺。
先和羅碧珠一起搞大掃除,將整個縣署內宅擦得一塵不染。隨即被借調到廚房,幫忙洗菜洗瓜果洗碗碟。
然后還要參與制作燈會用的各種精巧宮燈。她不會做,就打下手劈竹篾條、調漿糊、裁紙。
手腳慢了做得不好,被曾嬤嬤一頓臭罵,姜廚娘也會不喜。
折騰幾天下來,自家張記炊香閣又要籌備。做些乞巧節大家喜歡的巧果點心,用彩帶裝飾一下店內店外,應景做幾盞宮燈,寫上燈謎。
猜中者,送燈加巧果,圖個熱鬧,打個廣告。
燈謎詩會當晚,她不能離開衙門。需和其他仆役一起,在現場跑腿侍候。
葉清辭身邊無年輕侍女。
八名充當燈會門面,負責侍奉引導賓客入席、為女眷整理帷帳披風、照看孩童、處理臨時需求的人,是從粗使仆役中選拔的。
蘇蓉和羅碧珠也在其中。
為此,燈謎詩會前兩天,她們被姜廚娘集中到一起,強訓了兩天。務必要保證盛會當晚不出差錯。
累得半死的唯一好處,是發了套喜慶的衣服。胭脂色窄袖短襦配白色百褶裙。統一梳單螺髻,用銀制蝴蝶步搖固定住,簪上紅色絹花。
這一套行頭,少說值三兩銀子。
聽說事后不用退,屬于自己,不止其他人眉開眼笑,干勁十足,連蘇蓉也覺得在衙門打工,福利真不錯。
雖說燈謎詩會不能作為座上賓參加,但以另外一種身份加入,見識這時空的七夕盛況,也算樁幸事。
燈會當夜,天公作美。
滿天星辰映襯人世間的萬家燈火,仿佛世外桃源的繁華熱鬧,暫時將外界種種不太平的因素掩蓋。
縣衙大門前的照壁下,豎立兩盞人高走馬燈。
蘇蓉等八名穿戴整齊、化著精致妝容的侍女,邁著裊裊婷婷的步伐,將絡繹不絕,手持邀請貼的賓客,分別引導入會場。
庭院里擠滿人。
文人墨客聚在一起,簇擁葉清辭這一縣父母官,猜燈謎飲酒,吟詩作賦,不時發出歡笑聲。
孩子們穿梭人群中,手里攥著糖果,提著各種小燈,你追我趕。
女眷們身著綺羅華裳,滿頭珠翠,三三兩兩閑庭散步,保持優雅風度,觀賞各處懸掛的花燈。
情感深厚的夫妻,或則悼念逝去的家人親朋,則走向后衙荷花池放河燈,寄托自己的祝福和哀思。
每一盞花燈貼有燈謎,猜中者可以領獎。
賓客們同樣能將自己帶來的花燈掛上去,讓別人猜謎,博個同樂。
葉清辭親手寫了十份燈謎。七盞花燈懸掛在文人聚集地,三盞花燈掛在女賓客所在地。
凡是猜中者,重賞。
鄧慧盛裝打扮,眼中閃爍志在必得的光芒,第一時間走向那三盞掛出來的花燈。
原本包圍著花燈觀賞的女眷們,看到她出現,不約而同四散開,讓出一條道路。
自從縣丞、主簿一干人落馬,教諭家女眷便是宜陽縣身份最高的貴女。鄧慧直奔縣令大人的三盞花燈而來,大家心照不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