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兩條各有一處的鋪位,顧敏有看中。
怎么說呢,兩處的鋪位,各有各的優缺點。
宣化坊的那處,是樓上樓下的,樓下兩間,樓上四間,后面自帶兩進的宅院,宅院后面,還附贈一個倉庫,面積挺大的。
地方是寬闊了,倘若是在京城,那就合適不過了,因為,后面的倉庫可以拿來當作坊。
可以減輕總作坊的壓力,而且外城的那幾家開了,到時候,也能夠承擔進去。
可問題偏偏是在通州,現在通州的生意也只不過是才剛開始,買下這鋪子的話,價格是有些棘手的。
主要就是鋪子的價格比較高。
但葫蘆的看法是,倘若實在不行,到時候,也可以買下來租給別人家的。
畢竟,在通州開第二家鋪子的時機還沒成熟。
葫蘆本人倒是挺中意這處的,她覺得,雖說貴些,但是靠近碼頭,租出去的價格,也會相對高些。
以后想要再買這樣的鋪子,就有些難度了。
這邊,很少有人賣的,基本都是租。
而且葫蘆還提出,哪怕通州只開三家杏花村的話,到時候,這邊的倉庫還可以一分為二。
一半當作坊,另一半則當作員工宿舍,也是極為不錯的。
另一處,則是富民坊附近了。
那處的鋪子就是只租不賣的,租期為五年一續,但下面是三間,樓上三間大小倒是正合適。
之前呢,也是賣些通州的土特產的。
價格倒也不貴,倘若能賣自然是最好,不過,葫蘆去問過多次了,人家都說是祖傳的,就只拿來收租,不賣。
但是富民坊的人流,明顯是要宣化坊的人流要多很多。
所以,顧敏也有些糾結。
只租不賣,以后人家看你生意好,就死命漲價,那你怎么辦?
這就是顧敏想要買下來的原因,一勞永逸,不會有這些麻煩。
現在不能因這個事去和喵喵商量,畢竟,每天顧敏回家,就看見喵喵忙得奮筆疾書,她也不好意思去打擾。
顧敏便寫信進京城,打算和四爺商量商量。
怎么著,人家送了珠寶給你,你也得表達下你的善意。
所以,四爺那時候收到的,便是顧敏親手做的一套衣裳和一封書信。
四爺看了看那衣裳,就丟一邊了。
一看那手藝就知道是那貨親自己做的,畢竟,誰會有這貨的這種破手藝?。?!
而且四爺一看,就知道,這貨的衣裳,還沒有經過那些奴才的修整的。
要不然,就葫蘆的個性,怎么可能把這身衣裳,讓人帶過來的。
顧敏先是說了弘瞻和喵喵的近況,其實這些事,暗衛也有飛鴿傳書進京,所以,四爺對這些了如指掌。
在四爺看來,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至于顧敏早出晚歸的事,四爺也知道,只不過,四爺沒想過的是,這貨居然會來詢問自己買鋪子的事。
而且還要自己來幫她拿主意,你說這叫什么事?
自己有這么空閑嗎?
幸好他是沒打算穿那衣裳,要不然,還不得幫著她挑選啊?
因此,四爺便把信和衣裳放一起,放進了一只柜子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