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媳之中,大嫂的嫁妝那是肯定最豐厚的。
雖說那時候大嫂的娘家人是吞沒了她這一房的部分財產。
可是,像她母親的陪嫁,叔伯兄弟是不敢吞的。
雖說吃相難看,不過,也不敢太過。
人家母親陪嫁過來的時候,娘家人是有單可查的。
吞自己兄弟的,弄到公堂上,你還能請父母出面說沒有分家諸如此類的。
清官也難斷家務事。
可吞掉人家娘家人的,他們就沒這個膽量了。
這萬一傳了出去,以后還有哪個閨女敢嫁他們家里來呀。
有這個賊心,也沒那個賊膽。
而且為了面上好看,那時候,大嫂嫁過來的時候,他們那些叔伯兄弟也是湊了點銀子,置辦了一個小莊子給她當陪嫁的。
大哥大嫂平時雖說調理身子用了一部分的銀子。
可是,大哥也沒別的開銷,大嫂呢,閑時還會做些針線活補貼家用。
因此,夫妻二人倒是攢了不少的銀子下來。
大嫂是個比較有遠見的人,有了銀子,就會置辦一些產業。
所以,比嫁進來的時候,她的名下,又多出了一個小莊子收出息,還有一間鋪子出租。
雖說不多,可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實業。
大嫂愿意拿出自己的私房五百兩,不過,再多也就沒有了。
大嫂拿了五百兩,相對來說,壓力就減輕很多了。
二嫂多拼西湊的,湊了三百兩出來,其中有一百多兩是回娘家借的。
另外的兩百兩則是三房拿了一百兩出來,顧高氏夫婦拿了一百兩出來。
人換回來之后,二哥和三哥很是低迷了一陣。
這時候,又是大嫂痛罵了二人一頓,才把二人罵醒的。
具體罵了什么,只有三兄弟加大嫂知道,別人無從知曉。
顧高氏只知道,自從長媳罵過兩個兒子之后,兩個兒子便開始每天恢復正常了。
以前干差事的時候,有些吊兒郎當,現在則是一絲不茍。
人家不愿意干的苦活,臟活,都樂意干。
只要能在上級面前刷存在感,只要能多撈些外快。
二人就拼了老命去干。
二嫂是欠了大嫂銀子加人情,后來自然是不敢在大嫂面前說什么了。
至于三嫂,則是因為孤掌難鳴,再加上三哥的態度現在也強硬起來,她也漸漸對大嫂恭敬起來了。
二哥和三哥每個月都會把月銀和兼職所得的銀錢三分之一上繳顧高氏,三分之二還給大嫂。
雖說和五百兩銀子比起來是杯水車薪,不過,日積月累的,也總會有還清的一天。
“娘啊,你可千萬不能心軟偷偷地塞銀子給兩個哥哥啊。”
倒不是顧敏沒同情心,而是男人有錢就變壞,是個千古不變的道理。
你說之前二人不就是因為二嫂三嫂沒有抓住她們的銀錢,所以,導致二人有銀子上花樓找姑娘么。
銀子可是英雄膽!!
沒銀子,那就是狗熊!!
沒銀子,酒樓的小二不會賣酒給你。
沒銀子,花樓的姑娘更加不會看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