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后回宮了。”
趙凌坐在章臺宮中批閱文書,宮中侍從第一時間前來告知其太后的行蹤。
“令人與太后送些美食去。”
趙凌僅僅只是送美食,他這個時候是不可能去見太后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母親的觀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糾正過來的。
若是換作天下一統之前,王氏一族的戰功以及憑借他母親太后的身份,怎么也該給王氏一族一塊封地。
但那都是以前!
趙凌十三歲前在母親膝下承歡,也得王翦、王賁喜愛。
若他只是皇子,自然愿意與母親和王氏一族多走動,可身為皇帝,個人情感必須向皇權低頭。
嬴政一統天下之前,深受后宮實力的羈絆,以至于左右為難,這大概也是他為何遲遲不肯立后的原因。
為君者,稱孤道寡,可不是故作矯情,。
嬴政當年遭受生母的背叛,被器重的表叔背刺,又是何等的孤獨和痛心?
趙凌已經用足夠柔和的方式來解決外戚的問題了。
王家的確是大秦的重臣,也確實忠心耿耿,那后世的霍光呢?他難道不是忠臣?他還不是一樣把持朝堂?
外戚專權這種事情,必須從還未發生便斬斷源頭。
趙凌在章臺宮批閱文書直至深夜,一名出身死囚營的高手來到章臺宮。
“陛下,上郡來信,蓋先生已尋到。”
趙凌手中的筆一停,緩緩抬頭,問道:“蓋先生可有恙?”
“蓋先生力竭重傷,性命倒是無憂,據營中將士來報,蓋先生出使須卜部落,須卜部落頭領拒不稱臣,欲殺蓋先生。”
“蓋先生挾持頭領與眾將士逃離十里之外,放了須卜氏頭領,卻又遭蘭氏部落追殺,蓋先生只身斬殺其五千余眾,劍斷力竭。”
“后遇冒頓部落攻打蘭氏,冒頓得知蓋先生身份,這才救下先生。”
趙凌不怒反笑:“蘭氏!須卜氏!”
“傳旨大軍,打至姑衍山,滅蘭氏、須卜氏,其余部落若退至姑衍山后,可饒其性命。”
之前趙凌給陳平的旨意只是暗示他們打到姑衍山,現在就是明牌了。
若是在大軍開拔之前,蓋聶還活著的消息傳到咸陽,自然可以避免戰爭。
大軍開拔之后,各地的糧食都運去了,等趙凌的旨意傳過去,也不知是多少天后,豈有這個時候停下來的道理?
蓋聶除了是趙凌的摯友,更是大秦的使者。
追殺大秦的使者?
此時哪還有退兵的道理?
退過姑衍山的胡人可以不殺,已經是趙凌的底線。
蒙恬他們若是執意要殺,趙凌其實也沒什么意見的。
雖說在趙凌穿越前的那個世界亦有同胞的先祖是匈奴,但現在趙凌所處的明顯是個平行世界,該殺的就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