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從郡守府出來,步履沉重,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登上馬車,車廂內光線昏暗,只有幾縷微弱的光透過簾子縫隙灑進來,映照在他緊鎖的眉頭上。
這趟郡守府之行,讓他見識了許多前所未聞的事情,心中波瀾起伏。
趙凌掌控朝堂才多久?竟然已經下達了如此多五花八門的政令,與嬴政昔日的治國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嬴政回想起自己當年每一條政令的下達,都需要與大臣們反復商議,甚至力排眾議,才能艱難推行。
那些律法,是他與王綰、李斯等人耗費無數心血推敲而成,實施過程更是艱難重重。
而如今,趙凌卻大刀闊斧,隨意更改,仿佛那些曾經的政令和法律不過是兒戲。
嬴政的拳頭在袖中緊握,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趙凌!你到底想干什么?
他心中怒火翻涌,卻又夾雜著一絲難以喻的復雜情緒。
重用商人,賣地給他們,讓他們賺百姓的錢,這種異想天開的做法,究竟是對還是錯?
嬴政坐在馬車中,目光深邃,腦海中瘋狂推演著趙凌這些政令可能帶來的后果。
百姓被商人雇傭去制造東西,哪里還有時間種地?
大秦的國家財政主要依賴于農業稅、徭役和口賦,這三者是財政收入的支柱。
商業稅、山澤之利、戰利品和貢賦等則是重要的補充來源。
趙凌如此重用商人,勢必沖擊農業,動搖國家的根本。
沉思良久,嬴政的眉頭又微微舒展,心中隱約感覺到,趙凌的做法似乎并非全然錯誤。
貴族商人富庶,趙凌或許是想將他們的錢糧用在百姓身上,改善民生。
嬴政的思緒漸漸冷靜下來,開始認真推演趙凌的政令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
他回想起之前對趙凌的印象,心中對他的才華逐漸認可,不再武斷地認為趙凌在胡來。
趙凌的改革背后或許隱藏著更深層的用意。
嬴政深吸一口氣,決定暫時放下心中的疑慮。
先去三川郡看看,再作判斷!
他近些日子的情緒被趙凌的改革瘋狂拉扯,心中充滿了矛盾與不安。
眼見為實,他決定親自前往三川郡,親眼看看趙凌的政令究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王櫟和劉長卿擔心嬴政被河南郡的郡守截胡,劉長卿干脆讓自己的兒子劉秀為嬴政帶路,并為他介紹三川郡的情況。
劉秀已過弱冠之年,聽到可以回三川郡,臉上露出欣喜之色,迅速收拾好行李,與嬴政一行人一同出發。
一路上,嬴政允許劉秀與他共乘馬車。
劉秀坐在嬴政對面,臉上帶著恭敬之色,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一路上滔滔不絕,向嬴政講述三川郡的新鮮事。
除了之前劉季所說的百姓富足之類比較廣泛的事情,劉秀的講述更加細致。
他提到,三川郡的百姓早已一日三餐,住上了水泥房,街道平整干凈,生活富足。
的飯菜可口,姑娘們的舞姿美妙,身材婀娜多姿,酒水是何等的香醇濃烈。
說到這些時,劉秀的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那些美食和美酒就在眼前。
他還提到,三川郡的街頭熱鬧非凡,各種吃食多不勝數,冰糖葫蘆、臭豆腐、撈汁小海鮮,說得自己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嬴政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心中卻對劉秀的描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從劉秀的口中,大概明白了所謂的“青樓”是什么。
那不就是女閭嗎?
嬴政心中冷笑,堂堂大秦二公子,竟然在三川郡與商人開設女閭,還在大秦大肆推廣?
酒色財氣,這是皇帝該做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