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二桃殺三士,今有趙凌不費一兵一卒令大臣自刎也甘之若飴。
一句自刎謝罪以留清白之身,禍不及家族。
宮門前那些大臣便有不少人跪地求死。
他們想要反趙凌不假,但趙凌所句句屬實,令人無法反駁。
有一個之前站在趙高那頭,大喊著讓胡亥誅殺逆賊的大臣站了出來,拱了拱手,慷慨激昂地說道:“只要二公子能遵循祖制,迎扶蘇公子回咸陽,繼承大統,孟良弼愿自刎以謝罪!”
孟良弼這話說出來,在場的人紛紛看著趙凌。
那些文臣這才反應過來,的確有愧于趙凌,的確也而無信,出爾反爾了。
但是他們為的是整個大秦,為的是維護大秦祖制,此乃不拘小節,舍生取義。
“對!個人榮辱事小,祖制不可廢!我等的確負了二公子,但只要二公子迎扶蘇公子回咸陽登基,我等愿以死謝罪!”
這些人在當今秦朝的世家中大都算不得大族,也有大族之中身份卑微的子弟,若是此番逼得趙凌迎回扶蘇,那扶蘇上位之后,豈能不照顧他們家族?
就算是死,他們也算光宗耀祖,為家族,為秦國而死,哪怕不被載入史冊,也會被子孫后代所敬仰。
按照后世的話來說便是,今日若是成了,他們一雪前恥不說,死后單開一頁族譜都沒問題。
秦朝的士大夫視名聲遠高于生命,故而他們死諫那是真的死?。?
趙凌深深地看了孟良弼一眼,問道:“你是孟明視的后人?”
孟明視是秦穆公的時期的大將,孟家也是秦朝孟西白三大氏族之一。
孟良弼傲然抬頭,直視趙凌,臉上絲毫不見懼色,盡顯大族風范:“正是!”
趙凌嗤笑了一聲:“你等口口聲聲要迎回扶蘇,無非就是想重推周朝的分封制,為家族謀一塊封地吧!”
“朕會親自迎回扶蘇,但他只能為臣,重推分封制這件事,各位就別想了?!壁w凌的目光掃過眾人,大聲道,“這天下不再是你們貴族世家的天下?!?
“朕要全天下的百姓都吃得起飯?!?
“朕要這天下沒有奴隸,沒有戰亂。”
“朕登基之后,會重新建立官員選拔的方式,朝中官職,有能者居之,平民也可封侯拜相!”
趙凌目光掃過那些大臣們的門客:“你等有才有德者,不問出身,皆可入朝為官!”
士大夫們面色難看至極,一片寂然之后,立刻發出聲聲討伐。
孟良弼氣得渾身發顫,指著趙凌,義正辭地罵道:“趙凌,你不遵祖制,禮樂崩壞,說是除賊,實則篡國之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趙凌這一番話何止是動了貴族世家的利益,完全就是讓自己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他們要的是尊卑有序,不問出身,皆可入朝為官,那貴族世家們如何掌控朝堂?
若是一個奴隸也同他們一樣入朝為官,豈不是侮辱他們?
儒家想要重推分封制,那是因為孔子給他們描述了一個美好的周朝,帝王的子孫后代出去鎮守邊關,治理封地,天下都是一家人,和睦共處。
世家貴族想要分封制,那是因為他們也可以得到封地。
如果不是嬴政,換個軟弱的皇帝,恐怕還真沒法將郡縣制推廣開來。
“趙凌!你道貌岸然,不尊祖制,枉為人子,枉為人弟,我等一起上,擒殺亂臣賊子,迎扶蘇公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