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營州城之后的不久,秦玉說道:“我看大人也有多位子嗣,考慮到大人的年紀,是不是該對下面的子嗣有一個說法,畢竟隨著孩子一天天的大了,下面的人可就有新的想法了!”
秦玉說到一個敏感問題,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誰都知道他年紀不小,必須要考慮繼承人的事情了。
“現在還小,在他們十多歲的時侯,我會讓出選擇的!”
李萬年很清楚,這時侯選出一個繼承者,那會讓這個繼承人承擔巨大的壓力以及危險!
所以,他還是決定等等看!
“大人說的也是!”
秦玉便沒有再提,畢竟這種事點到為止即可,說多了,就惹人煩了。
經過兩天的行軍,他們在傍晚抵達了錦州北城。
李達早就得知消息,如今正在城外等侯。
“下官參見節度使大人!”
李達對著李萬年行禮。
“李達免禮,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選任的百濟道觀察使,也是我的中樞平章事,以后涉及到政務的瑣事,他來輔助我解決,而且雨后就在這里辦公了!”
李達聽聞,倒沒有覺得自已的權力被削弱,而是說道:“下官時常覺得力不從心,要是秦大人幫我分擔一下遼東道的事務,我就感激不盡了!”
李達說完,秦玉也不能當真:“李達刺史是我等的前輩,歷經數十年的風雨將這錦州城經營的如此繁盛,是我需要對李達大人取經?。 ?
看到秦玉也很謙虛,李達感覺不錯,他也早就聽聞了秦玉的本事,能文能武,這次來讓文官,說明世子殿下還是有些考慮了,并不是腦子一發熱就下此決定。
“哈哈,這個錦州城在我手上的時侯沒進步也沒退步,但自從節度使大人到了之后,錦州如今的繁華遠超過去!”
李達是親眼一點點的看到這錦州城的變化,變得錦繡如畫!
“看來我等要堅定不移的推行節度使大人的新政??!”
秦玉也知道這一切都是李萬年新政的功勞。
“其實最難的就是開始的投入,老百姓分了地,糧食還沒熟,這段時間,就需要官府的投入,我們給糧食種子,等老百姓種出糧食之后,再給我們交稅,難的就是最開始倒貼的時侯!”
李萬年說完,秦玉問道:“大人就不擔心這些流民拿了糧食就跑路嗎?”
“當然不用擔心,而且我們也知道有部分百姓肯定是會跑路的,我們一開始就流出了冗余,但絕大部人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李萬年說完,秦玉感覺李萬年的治國能力遠在他之上,這也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走吧,晚飯準備好了!”
李達邀請幾人前往府衙。
吃過飯,李達說道:“大人回房早些休息,好好的放松一下!”
李萬年回到了住所處,剛進入之前自已的住處,就看到了三個熟悉的身影。
一個是甄蜜,一個是樸白濟,另一個就是阿倍嘉子!
“還是李達懂我啊!”
李萬年不得不佩服李達,這人不愧是太監出身,十分清楚他的小癖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