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縮影
雖然沒有參加所謂的團建活動,但麥卡柔今天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最小的納洛9歲了。
這意味著最多六年,她就可以從這幫孩子的撫養(yǎng)任務中解脫出來,而且如果這個大老板不是一時興起,她還可以多囤一些積蓄。
‘萊克斯馬上就要大學畢業(yè)了,實習醫(yī)生工作一周的薪水有3鎊,他如果有良心或許能每周給家里送回1鎊。’
‘洛倫和瑪莎還有兩年,這無關緊要,快了’
‘或許用不著6年,如果這份工作可以維持3年我就能過一些自己的生活’麥卡柔的心中開始對未來充滿遐想,腳步輕快,但過了一會兒她又緩慢的停了下來。
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她突然有些提不起勁,只感覺疲憊感上涌。
麥卡柔的父親是一位魯恩士兵,在南大陸殖民戰(zhàn)爭中陣亡,母親拿著撫恤金和一位因蒂斯人私奔了。收養(yǎng)麥她的是一位商賈的遺孀,那個老婦人也是一名退休教師。
麥卡柔的文學基礎一半來源于那個慈祥的老婦人一半來自于學校,幾年前她曾經是一名作家,但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差不多回歸神靈的國度了。
那個時候她作為小有名氣的新人連載過兩本,關于少女幻想方面的愛情故事。
得益于稿費,她有一筆還說的過去的收入,算得上平民階層中的佼佼者,雖然這些都比不過這幾年嶄露頭角的那位后起之秀佛爾思。
老婦人或許是怕寂寞,在麥卡柔就讀外地大學期間又收養(yǎng)了幾名孩子,逐漸的,開始有人將孩子拋棄在她家門口。
養(yǎng)母回歸神靈的國度之前,曾經問過她是否愿意替她撫養(yǎng)所有的孩子長大,并送那些孩子去念書。
沒有嬰兒,都是些5、6歲的孩子。
當時年輕的麥卡柔沒有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老婦人的積蓄和她的稿費原本可以維持到最后收養(yǎng)的幾名小孩長大。
但谷物法的實行讓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那時國外的糧食也沒有對沖擊魯恩市場,正好又碰上了工人失業(yè),通貨膨脹。
迫于現(xiàn)實壓力,所有人停學了一段時間,直到麥卡柔遇見了那個男人——坦尼森吉爾伯特。
一位序列8的讀心者。
博學且溫柔形象的坦尼森先是獲取了小孩子們的信任,然后走進了麥卡柔的內心,最后從她這里騙走了所有金鎊甚至準備把她賣掉。
也就是在那一天,麥卡柔喝掉了坦尼森通過人口販賣和詐騙換取來的序列7:心理醫(yī)生魔藥。
在腦海的回憶中走馬觀花的突然迷茫的看了看周圍,這里已經是公共馬車的最后一站,離家大概還要步行10分鐘。
老實說,那地方也算不上家,只是一座讓她感到勞累的義務責任聚集地,平時還要用超凡能力注意這群孩子的心理健康
她不是善良,只是蠢蠢到以為書中的愛情故事會發(fā)生在現(xiàn)實里,蠢到以為天上會掉餡餅。
現(xiàn)在那些愚蠢變成了魔藥進了她的肚子,她也該為愚蠢買單了。
感謝國王回收了教育權,頒布了《初等教育法》并建立了公立初等學校,這可是又一筆很大的開支雖然貝克蘭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差。
如果沒有這群孩子,她會過的很輕松吧?也不會聽信坦尼森的鬼話,說什么800鎊就可以成為一所學校的股東,上學吃飯免費呵呵。
麥卡柔掐了一下自己,雙眼恢復一點神彩,這條算是在郊外的街區(qū)房屋不少,但都散落的比較開。
街上有不少半失業(yè)做臨時工作的貧民和被人驅使的饑餓孩童。
10分鐘后,麥卡柔看著不遠處的房屋嘆了口氣。
“姐姐!”
她回頭看過去,是13歲的維娜和10歲的利維,他們手里一人提著一個籃子。
“真巧啊。”麥卡柔笑了笑,“買了些什么好吃的?”
“黑黑面包。”維娜掀開籃子上的餐布里面有著幾塊黑面包。
“我不是讓你們買白面包和肉么?”
“在這兒。”利維舉起手中的菜籃。
“只有這點?今天可是納洛的生日。”麥卡柔神色有點不悅。
“姐姐納洛說想要多省點錢,為萊克斯哥哥攢學費。”維娜臉上露出笑容,平日攝入的營養(yǎng)不足導致這女孩有點瘦,笑起來也不是那么好看。
麥卡柔的目光短暫變得木訥而呆滯,她似乎看到了十幾年前的自己。
她故作傷腦筋的模樣,隨后對兩個小孩笑了笑,“晚上給他補上,走吧。”
麥卡柔牽起兩個孩子的空閑出來的小手,柔聲問:
“一只手能拿得起么?”
“能!”
生活稍微寬裕些才能覺得這幫孩子懂事和可愛,希望這幾年趕快熬過去,最好一眨眼就過去了。
咻——
轟隆轟隆
腦海內的靈性預警剛做出反應,3秒不到的時間,破空聲和爆炸聲相繼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