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府。
肅王高居首座,將神照在高麗牽制安北候的消息,以及自己派趙慕白支援神照,通通說了出來。
兩萬精銳水師坐鎮(zhèn),加上神照的人馬,牽扯住安北候,問題不大。
下面三人聽完,紛紛頷首。
肅王水師的名頭,在座的都心知肚明。
那可是大御最精銳海防力量,雖然幾年沒有軍餉,但老底子仍在。
蔣山河駕崩后,肅王自己出資給他們發(fā)放軍餉,并趁機控制住船廠,港口。
實力巨大提升的同時,還掌控了京南運河出海口。
神照是自己人,海上基本沒有了威脅,至于全面控制住京南運河,只是時間問題。
原本他還不想現(xiàn)在動手,只等七王兩敗俱傷后,一舉拿下整個中原。
但安北候在高麗的一系列動作,讓他不得不提前行動。
要知道,真正的太子,可是在安北候手里。
屆時他在高麗發(fā)展起來,回頭再圖中原。
誰能擋得住?
肅王忌憚安北候兵強馬壯,索性對三人開誠布公:
“安北候對中原的威脅,我想諸位都應該清楚。”
“一旦讓他坐穩(wěn)了高麗,下面就會對中原出手。”
“無論皇室正統(tǒng)還是道義,他都有充足理由對中原用兵。”
“屆時......”
肅王頓了頓,掃視一眼三人:
“你們,誰能擋得住安北候的軍隊呢?”
眾人聞,倒吸一口冷氣。
是啊。
大御名義上正統(tǒng)太子,就在安北候手里。
人家隨時隨地出兵收復皇城,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
順應天意。
而自己這邊呢,無論立哪個皇子即位,都沒有太子來得正統(tǒng)。
為了皇權打生打死,不如安北候一句,為太子平叛有說服力。
三人對視一眼,覺得肅王說的很有道理,重重點頭:
“肅王,安北候這顆釘子,必須要除。”
“您說怎么做吧?”
肅王見三人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也不賣關子:
“如今看來,我們只有合力攻下雄谷關,才能切斷安北候與中原的聯(lián)系。”
“太子雖在他手里,但與中原對不上話,就算他有想法入主皇城,也無計可施。”
說到這里,肅王呵呵一笑:
“再說了,安北候剛剛接手北部二州,大批難民百姓涌入,他還有糧食么?”
“北方有韃子虎視眈眈,東邊有神照的太上教,安北候夾在中間,兩面受敵。”
肅王說到這里,眼睛一亮:
“現(xiàn)在,正是我們的機會。”
“只要我們全力攻擊雄谷關,安北候調動北寒關方向的軍隊,消息傳到韃子耳中......”
“你們猜猜,韃子會不會......”
三人聞,眼睛同時一亮:
“肅王您是說...只要我們聯(lián)合在一起,安北候將三面受敵,韃子也將再出北寒關......”
肅王哈哈一笑,看來幾人還算不傻:
“正是如此!”
“只要我們一齊動手,安北候定然首尾不相顧。”
肅王把話講的明明白白,這場仗,必須要打,也不得不打!
不然等到秋收之后,安北候手中有糧,中原說不上是誰的呢。
三人聽完肅王分析,覺得可行。
咬牙下定決心:
“肅王您就說吧,此戰(zhàn)怎么打,我們全聽您的。”
肅王一掃三人,鄭重開口:
“既然諸位這么信任,那么本王,便當仁不讓了。”
“此戰(zhàn),便如此......”
肅王將早已準備好的計劃,全盤講了出來。
半個時辰后,敲定最終方案。
懷王,靖王,各5萬大軍負責總攻。
趙無極作為三軍后勤,供應前線戰(zhàn)士所需一切物資。
肅王親率10萬大軍壓陣。
半月后。
開戰(zhàn)!
他們商議的同時,陳息讓趙慕白手下,傳消息給肅王。
高麗一切正常,無需擔心!
三日后。
葉明霽與李月恩等人,同時抵達鎮(zhèn)東浦港。
望著被太上教重新擴建的港口,李月恩有些恍惚。
這里曾經是高麗國最大的海港,自從被太上教占據后,所有人都對這里失去了希望。
沒想到此生有幸,還能再到鎮(zhèn)東浦港。
不知侯爺,會不會將這里歸還給高麗國呢。
“咳咳——”
輕咳兩聲掩飾尷尬,李月恩紅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