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海絕不是個重男輕女的人。
可是在農村這種事兒你不可能避免,沒有兒子就是會被人詬病。
但現在于大海挺高興的。
于母也挺高興的,這些日子她一直心里不痛快,現在女婿這么維護他們,她當然樂意的很。
“那老母雞一半給你們燉湯,一半明兒燒洋芋吃。”
“叔,嬸兒,我明兒要回部隊,今晚估計要在家里打擾了。”
“這有什么,以后這就是你的家,你如今還沒消假住家里合適,老二今晚和老三一個屋,你就睡老二的屋。”
于大海也接口:
“也別分一半雞了,今晚全燒了,大家吃頓好的,明兒小紀好回部隊報道。”
住小媳婦的房間?太好了。
晚飯是于母做的,于母的廚藝也是沒得說,又舍得放調料,山里的花椒,大料多的很,家里又有懂醫術的人,所以他們家做出的飯菜味道更不同。
“若是要辦酒席,小紀你看看你啥時候能有假?”
“過年我有一個月的假期,到時候就可以幫忙。”
這個可以。
“那你家里那邊可要來人?”
這個問題就很嚴峻了,就連于老三于老四也用好奇的眼神看著紀凌錚。
紀凌錚倒是灑脫直接:
“他們不來,我當兵后就沒有回過家了,我母親是家里長輩做主嫁給了我爸,后來我爸當兵走了,我媽在家里照顧我爺爺奶奶,直到我爺爺奶奶過世,本來應該隨軍的可我爸又看上了文工團的人,逼著我媽離婚,我媽想不開跳河死了,那年我5歲。
后來我被接到了他身邊,他娶了文工團的人又生了一兒一女,我15歲就去當兵了,如今已經在部隊13年了。”
這是紀凌錚第一次說出他的身世。
而且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點沒避諱人。
于知夏聽到只剩下心疼了,于母更是一臉的動容。
這孩子可真不容易。
于大海嘆息一聲:
“這些事兒其實多的是,打完仗那幾年……罷了,這些事兒不提也罷,沒人來沒關系,你部隊的那些戰友啥的一并請來做客。”
紀凌錚笑著點頭:
“叔,我和戰友都說過了,大概有兩桌,需要什么東西我這邊來安排,您別操心,這些事兒您老兒子來做,您就享福。”
一句老兒子成功騷到了于大海的癢處,于大海操心了一輩子,如今有人操心他當然樂意。
家里沒多少糧食了,紀凌錚出去了一趟就背回來50斤大米。
“先吃著,到時候我再去弄些回來。”
“嗯,行。”
家里多了一個壯年男人真是沒的說,里里外外,就連水缸里的水都挑滿了,雖然院子里就有水井,可這廚房到院子還是要走幾步不是?
紀凌錚勤快,會來事兒,加上嘴巴還甜,哪個丈母娘不喜歡?
于母反正那笑聲啊一下午就沒斷過,哪怕出了于知春那檔子事兒也沒有對她影響分毫。
一大盆的土豆燒雞,大白米飯,加了海帶和墨魚燉了一下午的雞湯,那個香啊,隔得老遠就能聞到。
一家子比過年還要熱鬧,吃的也熱乎的很。
吃飽喝足,幫著收拾妥當后,于知夏和紀凌錚又去壓鄉村小土路了。
回家洗漱后,于知夏親自給紀凌錚換上了干凈的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