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孟梁安帶兩個剛滿兩個月的孩子入宮看姜心棠。
姜心棠到寢殿外的廊下等。
孟梁安入寢宮來,她笑著下了走廊就去拉孟梁安的手,“安安姐,一路入宮來可熱?”
“是有些。”姐妹相見,孟梁安覺得再熱也值得。
兩名乳娘分別抱著兩個孩子站在孟梁安身后。
外頭熱,姜心棠拉著孟梁安入寢殿,“快到里頭,別和孩子曬到了。”
寢殿里置了冰,又有宮扇搖擺著,陰涼有風。
姜心棠拉孟梁安落座后,才對乳娘道:“快把孩子抱過來我看看。”
乳娘先是看了孟梁安一眼,孟梁安點了下頭,兩名乳娘才抱著孩子躬身上前。
孟梁安自己先接過一個,姜心棠抱過另一個。
“我派去向兄長報喜的下人回來了,兄長給孩子取了幾個名字讓我參考。”孟梁安說,“我從中選了兩個,大崽叫立衡,小崽叫立陽。”
立衡、立陽,姜心棠覺得這兩個名字取得真好,夸道:“很好聽的名字。”
說罷逗兩個孩子,“小衡兒,小陽兒…”
孟梁安的大兒子長得很快,小兒子還是很羸弱,不怎么長。
姜心棠一眼就分辨得出孟梁安抱著的是大崽,她懷中的,是孟梁安的小兒子。
姜心棠很心疼這孩子,問孟梁安,“小陽兒還是不大愛吃奶嗎?”
孟梁安嘆氣,“一直不大愛吃。”
“不過有太醫時常去把脈,你送去的乳娘嬤嬤經驗足、照顧得用心,小崽雖弱了些,卻不曾病過。”孟梁安很感激姜心棠。
她父母不在人世,兄長遠在南昭,生產全是棠兒妹妹和棠兒妹妹送去的人在身邊照顧,他們母子三人才能平安,她自己不用操任何心。
“現在天氣熱,得千萬仔細,孩子不能熱到。”姜心棠很擔心孟梁安的小兒子。
姊妹二人就孩子的問題聊了幾句,孟梁安轉了話題,“兄長讓我的人帶了些南昭特有的時令堅果和果干入京,我帶了些入宮來。”
說罷讓她帶來的人入寢殿來。
五名捧著匣子的婢女躬身入寢殿,給姜心棠行禮。
姜心棠身邊的掌事嬤嬤吩咐宮婢把匣子接過來,送到姜心棠面前。
孟梁安把兒子給了乳娘,拿過一個匣子打開,拿出一顆顆粒飽滿的果核,用特有的小工具打開,拿出里面的核肉遞給姜心棠,“這堅果好吃,對身體也好,棠兒妹妹你嘗嘗。”
姜心棠接過,放進嘴里輕咬。
香脆可口,似還伴有濃郁的奶香氣,很好吃。
不過這果子硬,三個孩子不會吃,孟梁安打開另一個匣子。
匣子里裝的是核桃,匣子里頭還配了一把小金斧。
孟梁安用小金斧敲了核桃,取出里面的肉,喂給三個孩子吃。
“還有這些果干,可以泡水喝,酸甜開胃,最適合夏季消暑解膩了。”孟梁安介紹果干如何用。
“謝謝安安姐。”姜心棠覺得很暖心。
“你我姐妹何須說這些話。”孟梁安心中暗嘆:棠兒妹妹要謝的話,也是謝她兄長,不是她,這些都是她兄長送來給棠兒妹妹的,只是借她之名罷了。
不過她知道,他兄長不需要棠兒妹妹的謝,只要棠兒妹妹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