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一和趙義臉色微有詫異,不解其意。
老道將兩幅畫卷收好,難得解釋道:“你們都是我微明宗的弟子,也算是正一一脈,可知道現(xiàn)在正一道授箓的規(guī)矩么?”
趙義老老實實道:
“我們這代授箓是依據(jù)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所傳的《天壇玉格》,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經(jīng)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jīng)箓》,加授《上清五雷經(jīng)箓》,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jīng)箓》,《上清大洞經(jīng)箓》,《三清三洞經(jīng)箓》,不過最后的上清箓是只有天師才能得受。”
老道人嘆道:“不錯。”
“可是你可知,古時的授箓要比當代繁瑣許多。”
“且不提那上清箓二十四階,就只是尋常道人,所受之箓是為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箓,太,最尊也。太也,極也,通也。三界獨尊,眾圣之極,即所謂道君也。此箓而老君也,授正一盟威箓於三天法師,以傳于世。”
玄一好奇道:“盟威箓?”
老道人搖頭答道:“并非當代太上正一盟威經(jīng)箓,而是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箓,此箓共有二十四品階,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自仙靈百五十將軍箓啟,歷經(jīng)修持得以授箓。”
“其中繁雜,也有一些箓是專門應對特殊情況而授,并非是常規(guī)的箓,譬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箓》,位列盟威寶箓之一,道藏曾明此箓兇性太強,不可常用。”
“而等到修行高深,也會有《太上三五辟邪箓》《太上解六害神符箓》,我們現(xiàn)在只知道這些箓文位列于十余階,卻不可定數(shù),隨師而傳。”
“當時的箓分類極多,針對性也強,相對應的,施法就會簡單許多,對于儀軌的要求沒有特別嚴苛。”
“當時的三天法師外出,若是要對付鬼物,便請一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若是要代表天師府外出巡查各處地祇,便請《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
“各有針對,極為有效。”
“但是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弟子面對的敵人棘手,而所配之箓又無法應對這情況,又因為代代天師真?zhèn)鳎粩嚅_辟新的法壇,若是還按照往日的規(guī)矩,箓文種類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
“那種明明道行足夠,卻因為配箓不妥當而陷入險境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所以五十三代天師便將箓文刪繁去簡,變作簡單的五類,譬如盟威箓,只要是授箓弟子,掌握法壇儀軌,道行足夠,便能施展二十四品階一切法術。”
“當然,相對應的,法壇會變得更為繁瑣,儀軌禹步更是一步不能出錯,可能錯了一步,你想要施的是除魔法,施展出的就變成驅(qū)病咒,這也算對于弟子授箓要求變高。”
“但是困難也比因為發(fā)現(xiàn)配箓不同而落入險境要好得多。”
趙義和玄一聽得入神,反應過來:“您是說,那位道長之所以能隨意施展法咒,是因為他還遵守古代箓文體系,所以對于儀軌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
老道人嘆道:“是啊,只是不知他此刻佩的是龍虎斬邪箓,還是都天九鳳破穢箓這種專長于斬妖除魔的箓文,不過,封土為壇,他能壘石為壇,道行和輩分定然極高。”
“好了,既是祖天師傳人,也不必再擔心,都下去吧。”
“太平道的東西,明日應該就到了。”
玄一和趙義神色一凜。
太平道之物抵達微明宗。
這意味著,即將押送此物入京,引邪道現(xiàn)身。
皆起身行禮退去,趙義離開時候,忍不住問道:“師叔祖,您說還有天師上清箓二十四品,那二十四品都有些什么?”
老道人抬眸,雙目于燭光之下極為幽深昏沉,面容平靜緩和,道:
“天師箓……”
“我只記得,第十一品,名為元始玉皇譜箓。”
“還有興趣聽一聽嗎?”
元始玉皇?
趙義臉色一僵,知道自己好高騖遠了些,咳嗽一聲,鄭重行禮,道:
“不聽了。”
“那啥,您老早睡,弟子告退,告退。”
………………
等到眾道人離去,老道士才嘆息一聲,再拜后將兩幅圖卷收起來,回到藏,看到那來借閱經(jīng)文的年輕人仍舊還在聚精會神地看,而且看得是很基礎的道藏。
想到剛剛自家弟子跳脫,老道士一邊覺得自家晚輩礙眼,一邊對這年輕人充滿欣賞。
于是主動講解道:“此咒法壇施展繁雜,你可在平日里開壇做法,將神通封在黃符之中,雖然效力會伴隨時間不斷流逝,但是猝然臨敵,仍舊能發(fā)揮出很好的效果。”
衛(wèi)淵訝然,起身行禮,道:“多謝前輩。”
老道人搖了搖頭,見衛(wèi)淵背后劍匣,又道:“聽玄一說,衛(wèi)館主擅長劍法,還以為是兵家武門的弟子,沒想到對我道門正一儀軌也有所掌握,聽聞館主要來借閱,老道倒是詫異。”
衛(wèi)淵回答道:
“武門長于戰(zhàn)場廝殺,但是面對很多妖魔,法壇效果可能更大。”
老道人笑道:“原來如此。”
“我道門法壇打醮,祈風禱雨,降妖除魔,通鬼招神,三洞六科,還不知衛(wèi)館主擅長哪一類?”
衛(wèi)淵看了看手中道藏,只好道:“都會一點點。”
“不過,更長于降妖除魔吧。”
“……原來如此。”
老道人和衛(wèi)淵閑聊數(shù)句,便即離去,稍有些遺憾。
若是這年輕人在道門,可能已經(jīng)授箓了吧。
他邁步上樓,將畫卷都收起來。
將少年張道陵畫卷收起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一卷道經(jīng),看到那道經(jīng)落下,老道人將這《正一法文十箓召儀》拿起,拍了拍上面灰塵,看到這經(jīng)文才想起,其實天師府的符箓不是一開始就那么多。
在古早時候其實只有十類箓文。
他看著這經(jīng)文上所記載的箓,分有十階,有武甲箓靈官召,青甲箓仙官召,而第一道箓的名字……老道人手指劃過道經(jīng),指著那一行文字,動作頓了頓。
嘆息。
元命赤箓。
赤箓二字,不過是用朱砂所寫的箓文,翻譯便是紅色的箓,形容可謂簡單樸素。
而元命不同。
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老道人感慨低語,將這卷經(jīng)文收起。
元命,天之大命!
第一道箓,是曾經(jīng)那少年道人一吐胸中氣魄的開始,他將最樸素的赤箓和最狂妄的元命組合起來,便是正一法文古十箓第一。
元命赤箓。
以正驅(qū)邪,以一統(tǒng)萬。
惜哉,古十箓不存,何況于古箓第一?
………………………………
淮水水系·龜山之底。
在凡人所無法涉及的神代封印之下,鎖鏈微微鳴響。
無支祁翻看手機,看各類不同視頻,直到盯上了西游記,當看到齊天大圣被壓五行山的時候,心中有極端不喜的感情,卻又有期待,他知道那只叫做孫悟空的猴子足夠地桀驁狂妄,足夠地強大。
祂知道他決不會屈服任何敵人,面對任何的難關都能一一打破。
這一次不會有任何不同。
無支祁正要看著這猴子掀開五行山,打上西天靈山。
突然手機畫面一卡。
“您已連續(xù)使用手機六個小時。”
“按照青少年防沉迷模式,手機自動鎖機。”
無支祁瞪大雙目:“…………”
“哈??!”
“青少年??!”
ps今日第一更………足足五千四百字~,應該有第二更,感謝卌巜三萬幣,謝謝~很好,調(diào)整作息作戰(zhàn)第二彈開始。
盟威寶箓二十四階,上清箓二十四階,來自于《正一修真略儀》,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正一部,因為是超凡世界,有改動。
《正一法文十箓召儀》,為天師道經(jīng)典《正一法文》殘卷之一,內(nèi)載十種早期天師道法箓,成書于南北朝。為三洞真經(jīng)太玄部經(jīng)訣?正一部經(jīng)箓
‘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尚書·周書·多士》天帝也不念不問,而考慮廢止夏的大命,降下大罰
閻zk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