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你11
這種事人家都已經做成事實了,除了接受還能怎么辦?
陸乘風被送往寨子休養,包括馮默風也被送了去。那里以后便是打造和改良武器的地方,想進去不容易,想出來更不容易了。但面的條件如今養活幾百人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這馮默風跟著陸乘風,陸冠英很快提出告辭,帶走了四爺給的好幾箱子金子,要不了多久,這些金子會換成糧食,再源源不斷的運回來。
四爺也說了,不要多少好糧食,陳糧雜糧只要是能吃的,都要。只要量足夠大!
而如今山dong和河bei兩地的情況,是林雨桐沒見過的糟糕。河流改道戰亂紛爭不斷,導致除了大戶能保證生產之外,其他的人一部分做了流民跑了,那部分沒舍得離開家的但也沒有好的土地耕種。
丐幫能發展壯大,跟此原因有巨大的關系。
從別處采買糧食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自給自足才是長久之道。有了地盤得立住,到了一地要叫一地安居樂意。所以,如今是吸引流民前來落戶。
怎么落戶呢?先是丈量土地,大戶人家的土地,歸順了的,那暫時先不管,只要繳納賦稅,愿意提供軍糧,怎么都好說。那些不歸順之人,空出來的土地和撂荒的土地,按人頭分地。如今把規矩立下來,得按照田畝收稅,而不是按照人頭收稅。撂荒的土地,免除稅收十年。
并且,可以無償的到衙門領取種子。這種種子是海外帶來的,據說非常高產。荒地幫縣衙種植一畝,等到了秋收了,縣衙愿意以二兩銀子一畝的價格,將其收購。
這根本是保賺不賠的買賣。
如今的府衙很忙,到處都是前來登記田畝的人。自己開荒之后,請村老證人,前來辦理地契,田地從哪里到哪里,丈量清楚。用哪里的田地種的這種作物,也要登記明白。要是拿了苗出去卻沒種,這可是要打板子的。
一畝的苗兒,才那么一捆,但這玩意栽下去過幾個月能換二兩銀子,誰不寶貝?
縣衙門口又有專人不停的告知這種作物的習性,應該怎么種。起其他的作物來說,它應該是較省心的。耐旱嘛,較好打理。長出來的葉子藤蔓要是太旺了,完全可以掐一部分回家做菜,說是跟蘿卜似的,果實是埋在土里的。
每天衙門前分作好幾攤子,幾個人輪換著講解,叫大家先了解。然后呢,衙門邊,有一專門的院子,里面住著人,院子里走廊里,只要有人來聽,師傅會講解。要是這次聽不明白,遇到問題再來聽便是了。不懂的還可以問,里面當值的郎官要不跟大家伙說,公爺可是說了,別的一概不論,來先打五十軍棍再說。
那大家放心了。
本來想叫穆念慈帶著巾幗營做監督,三個縣輪換的跑一跑,不要出現陽奉陰違的事才好。結果這個巾幗營跟林雨桐想象的又不一樣。
招收了這么長時間了,可送來的女孩,連超過十歲的都沒有。小的才五六歲,大的八九歲,是這么個年齡段的孩子。
林雨桐一了解,這才知道自己又想當然了。如今這溺女嬰之事,更是普遍。女娃兒都不養,也養不起。養大的,十歲之能當大人用了,要不了兩年也能出嫁了。出嫁便能得一筆嫁妝。男女例在一定程度是應該是失調了。因此典當妻子典當妾,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有那家里的女孩,到了年紀不往出嫁,是典當出去的。頭一次價錢高一些。等以后會慢慢低。等到了二十多歲了,才又說人家發嫁。筆趣庫
而且較糟糕的便是,這種典妻在典當期間生下的孩子里,只有男孩是歸典夫的,女孩的話……許是溺了,許是……粗糙著喂養長大了。
所以一說招女娃,管吃管住穿戴更不用家里管,每月還有幾個錢,大點的女娃送來不劃算,有人問要小一些的女娃嗎?
要送來的女娃,有少部分是家貧確實是養不起的。更多則是父親不肯要,母親又是典當來的,做不了主,過幾年歸了原來的夫家,孩子多半不是被人扔了做乞丐,便是餓死的命。
世道亂了,天不拿人的命當命的時候,人也不拿人的命當命。
行!都不要是吧!都不要我要!
林雨桐找穆念慈,說了:“想送來的都送來。咱們都收!等孩子滿十五歲,若是家里來接,得問孩子自己的意思,她們若是想回家,放她們回家去。若是不愿意回家,咱們幫著立女戶,將來婚嫁,咱們陪送一份嫁妝。”
回過頭來,林雨桐看坐在一邊,抱著繡球玩著流蘇的龍兒,蹲下來問她說:“等過兩年,咱們龍兒跟那些小姐姐一塊念書習武,好不好?”
龍兒搖頭:“我要娘,我要爹!”
孩子越長越漂亮了,但這絕對不是書的小龍女。如今的她又軟又糯,看的人心里跟著軟軟的。有時候林雨桐還把她打扮做男孩子的樣子,四爺把她帶到前院的書房里,叫她坐在寬大的書桌玩。
唯一不好的是黏人。離開父母不能超過一個時辰,不然一準要找人。哪怕是熟悉如穆念慈,她雖然跟著出去,但到了時間想著回來。別人攔都攔不住,她的步法邁開,穆念慈是跟不的。縣衙里的路,她走過一遍記得準準的,一準能給摸回來。
孩子眨巴著眼睛,水潤潤的,表示不想離開父母。
當娘的能怎么辦呢,摸摸孩子的腦袋,這樣吧!現在說這個還太早。
把招收來的女孩子,先都安頓在一處大戶人家的別院里。穆念慈照管那邊。因著孩子的年歲都不大,林雨桐還專門在三縣里翻出幾位識斷字的老寡婦出來,她們不許管孩子其他,只教孩子識字罷了。
剩下的事,該有武夫子做。
這個武夫子,林雨桐一直沒想到合適的人。沒想到卻被穆念慈找到了。穆念慈找到了楊妙真的傳人。楊妙真擅騎射,一手梨花槍使的出神入化。戰場征伐的話,這樣的槍法很適合練。
這位傳人只說姓楊,大家稱呼她為楊娘子。三十許歲的年紀,道姑的打扮。林雨桐將人奉若賓,請她去教導這些女孩子武藝。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適合習武的,等楊娘子篩選過之后,淘汰的孩子還是會跟著一道打些基礎,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便行。剩下的時間便是學廚藝的,學繡藝的,更重要的是林雨桐想培養一些女醫。
有一技之長,便是以后離開也能自謀生路。不依附誰,也一樣能活的很好。
隔幾天,林雨桐也會帶龍兒過來,看看具體的情況,也教孩子們一些女子防身術。
楊鐵心是覺得,這些女娃兒們養的,養一只軍隊都費錢。
但完顏康卻完全不這么看:若是漢人部分男女人人皆兵,到那時,該如何呢?
他本說是在這里盤亙幾日,誰知這么一住,暫時沒走成。先是海外的高產作物吸引的他在田間地頭轉悠了好些日子,接下來又是練兵。這些練兵跟金國的練兵又不一樣。他觀摩了楊鐵心練兵足有十天,也看出些門道。對方不在乎單兵有多強的戰力,有多高的武功。要的是哪怕是一伍的五人也要做到配合親密無間。
本來不是很看得起楊鐵心的,結果這個練兵之法,倒是叫他對楊鐵心刮目相看。
他也知道,這估計是尹先生的法門,但是他能一點不猶疑的執行下去,這較難得了。多少人占了高位之后,膨脹起來,別人的話不容易聽的進去。但此人完全沒有,甚至于他都覺得,這人其實是以先生為尊的。
從兵營拉回視線,再想找穆念慈的時候,連她都忙著呢。跟著她跑了兩天,心里越發的對這里看好了。
若是那海外傳來的作物真像是他們說的那么高產,那這可太可怕了。
能吃飽肚子的地方,必然是能吸引更多的人前來的。人多了,開出來的地多了,賦稅多了,能自給自足了。養的兵強馬壯,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其實,四爺和林雨桐現在缺的不是糧食,不是錢財,而是馬匹。
糧食的話不說從南邊馬要運回來的,等到秋收之后,這有一大波的糧食存儲過冬。便是錢財,西域的商隊暫時回不來,但是跟南宋那邊的交易卻一直在暗進行。
干嘛呢?
走私!
如今這邊鹽場產的鹽,是提純之后的等食鹽。南邊的鹽商打發人來偷偷采買,然后運走。從海販賣到高麗等國,這都是專供貴族享用的東西。價格當然貴。
如今消息快瞞不住了,四爺只得想法子把南邊的大鹽商請來,拍賣一次制鹽煉鹽之法。這邊能快速的回攏資金。
完顏康這一呆,是一個多月。四爺不得不提醒他,該回去了。若不然糧食到了汴京,過不來麻煩了。
要走了,完顏康問四爺說:“先生能助楊公,為何不能助我?”
自己總楊元貞要靠譜。而且,趙王府怎么著也一個不知道哪里來的楊元貞實力要強的多吧。
語,雖說沒有貶低楊鐵心,但不見多少推崇之意。
這叫在里間的林雨桐不得不感嘆,這父母跟子女,可能真需要緣法的。完顏康按說不是一個特別難相處的人。他很聰明,因為在王府長大的緣故,見識和所學的東西,終究是不一樣。至少跟那些江湖俠客,是完全不同的。
如跟四爺,其實沒見幾面,雖然四爺較會忽悠吧,但首先得是完顏康先是個能溝通的人才行。穆念慈呢,說實話,這姑娘最開始除了有些自卑之外,倒也沒什么明顯的不好。至少思維邏輯,林雨桐能把她當成一個正常人交流。她也跟完顏康相處良好。可能是知道對方的身份,兩人之間是熟識的接觸,有沒有點曖昧林雨桐也沒關注。發展到哪一步在她看來都是正常的。不過是現階段而,這姑娘能跟完顏康像朋友似的交流,回來也沒說完顏康哪里不好。
住了這么長時間,別說林雨桐了,便是龍兒和幾個管家,都跟完顏康熟悉起來。
可偏偏的,楊鐵心和完顏康,卻永遠說不到一塊去。
之前坐在一起吃飯,完顏康說秋里的蓮藕好吃,楊鐵心便要懟一句:“一看是不知人間疾苦的公子哥兒,你知道這蓮藕從挖出來,到吃到嘴里,要經過多少道工序嗎?你知道那些挖藕的苦力,在冷水里泡一天回來要丟半條命嗎……”巴拉巴拉的,滔滔不絕的能說十分鐘。
完顏康手里抓著筷子,幾乎是強忍著沒說更難聽的話。只說道:“楊公說這話,可是嫌先生太奢靡。若是如此,在下倒是愿意請先生去舍下小住……”
一來挑撥四爺和楊鐵心的關系。可奈何楊鐵心聽不懂里面的彎彎繞,反倒說:“先生不是凡人,吃什么都是應該的。”
林雨桐趕緊打岔,再說下去完顏康都該猜出四爺和自己的身份了。
正說送完顏康走呢,結果楊鐵心偷偷摸摸的,又干了一件叫林雨桐幾乎要暴走的事。
這個人,在軍營里設擂臺,要給穆念慈武招親!
這不是胡鬧嗎?
婚姻是兒戲嗎?
什么要把女兒嫁給英雄豪杰,這武藝高強的便是英雄了嗎?
人品、相貌、家世,屁的都不問,只給兩個限制條件,一個年齡不能超過三十,一個是家不能娶妻室。
你說你這,tm的得罪多少人你知道嗎?
他現在是寧德公啊,是名義三縣的最高指揮官。然而他現在叫囂著,以武論英雄。
那么,三個縣正當用的三衙的官吏怎么想?還有那需要安撫的當地的士紳們,又怎么想?
瞧不起人,這是大大的不利于團結的。
而實際,四爺是他的主公。他的主公算不算是英雄呢?以楊鐵心的標準,當然是不算的。這也是四爺,要是換個位者試試,你是想穿小鞋呢,還是想穿小鞋呢?有這么辦事的沒?
如今這個性質的武招親,他流落江湖的時候武招親,影響壞的多。
那時候是他個人的行為,如今呢?這是一種態度啊!
先是穆念慈哭著來找林雨桐,趴在林雨桐的腿哭的氣不接下氣:“嫂嫂,我不嫁人。我跟著哥哥嫂嫂過日子,幫著嫂嫂管管巾幗營,回來帶帶龍兒。以后老了,龍兒總會管我這個姑姑的。我哪里也不去,在家里。”
林雨桐拍她,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原委呢。
結果多問了幾句,從穆念慈這里知道了來龍去脈,一口老血梗在心頭,不去下不來的。別說四爺想罵人,林雨桐這個時候也想罵人了。
之前認親的時候不是說的好好的嗎?說以前擔心穆念慈沒有依靠,如今有依靠了云云。那有依靠了你不用這么著急這么倉促用這樣的法子選女婿了吧。怎么跟吃錯了藥似的,猛不丁的來了這么一下。
她扶著穆念慈起來,“放心,有我跟你義兄做主,誰也不能勉強你。”
龍兒過去給穆念慈擦眼淚:“姑姑不哭,龍兒以后養姑姑的。”
穆念慈的眼淚一下子又給下來了,抱著龍兒只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