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緣聽得啼笑皆非:“咱們輔導(dǎo)書那邊,不都這么弄嗎?沒有新版,怎么吸引讀者——這話還是你說的吧?”
“我的作品例外。”江婉搖頭:“除非我真的改動了,不然就一直原版發(fā)行。”
她補充解釋:“小說是小說,教輔是教輔。教輔得與時俱進,所以必須時常有新版。小說不一樣,如果沒有修改或改動,就一直原版發(fā)行,省得讓讀者誤會是圈錢套路。”
李緣也沒勉強她,道:“隨你。”
大多數(shù)作者都帶著自己的脾氣,小徒弟也有,只不過很少表現(xiàn)出來。
這是她的書,只要她堅持,他就不會攔著。
江婉望著前院側(cè)門的方向,感慨:“當(dāng)初以為地方寬敞,哪怕擴招了,規(guī)模擴大了,也足夠應(yīng)付。這才一年多,就感覺狹窄起來。”
出版社的發(fā)展規(guī)模,遠遠超乎她的想象。
一開始以為只做教輔,誰知老雜志社的老同事們先后來投奔,于是先后多了小說半月刊和家庭月刊。
接下來王偉達也要回歸,繼續(xù)幫她打理財務(wù),如今的他是京大會計專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說一句“如虎添翼”也不為過。
“當(dāng)初就零星幾個人。”李緣掐指算了算:“現(xiàn)在都快二十人了。加上偉達和小肖,還有新來的小說組,可能得多達二十五人。”
“辦公室確實需要擴展。”江婉道:“得麻利賺錢建辦公大樓。”
“宿舍大樓。”李緣糾正:“更為迫切一些。大多數(shù)員工都正年輕,成家是眼前最迫切的大事。分了房子,才有了成家的基礎(chǔ)。”
“爭取建一棟大樓。”江婉解釋:“樓下當(dāng)辦公室,樓上當(dāng)宿舍,一舉兩得。離家近,大伙兒上下班方便,加班或商量工作可以隨意竄門。天氣不好的時候,大家也不用風(fēng)里來雨里去,冒著大雪冒著風(fēng)險跑來跑去。”
“爭取爭取。”李緣微笑道:“第一季度的效益不錯,再努力看看。”
江婉提議:“夏天快到了,如果第二季度也這么好,就可以提前動工。到時一邊干,一邊付錢,就不必干等太長時間。一棟樓建下來,怎么也得大半年。”
“可以嗎?”李緣躊躇問:“萬一接下來效益不行,或是超過預(yù)算,拖欠工人師傅的欠款——那可不行。”
江婉搖頭:“不用擔(dān)心,我自己的體己能添上。如果還不夠,子豪那邊也能搭把手。”
“那就更不行了。”李緣也搖頭:“去年賺的都買地去了,年底到現(xiàn)在一直不敢分紅,全部攢著就為了建宿舍樓。你身邊現(xiàn)在也就新小說的幾萬收入,不能盡數(shù)都貼補上。你現(xiàn)在有一大家子要養(yǎng),哪能沒點積蓄。”
江婉笑開了,反問:“師傅,難不成你對咱們出版社沒信心?”
“額。”李緣低笑:“那倒不至于。打一開始,就嘩啦啦賺大錢。”
江婉哈哈笑了,道:“那就這么決定了。等夏末時分,我就找人來規(guī)劃設(shè)計,爭取秋分的時候開工。”
“秋分。”李緣瞇眼笑道:“真是一個好日子。”
這時,小歐洗完澡噠噠跑進來。
“媽媽,我的作文寫得怎么樣?”
江婉遲疑片刻,答:“還行,該改的東西給你圈出來了。有些地方別過度抒情,該抒的地方才抒,其他沒什么太大問題。”
小歐忙點頭,接過去看。
江婉見他的發(fā)絲仍濕噠噠,麻利取了干毛巾給他擦頭發(fā)。
“明天早上就要開始上課了。劉叔叔七點會在門口等你,下午五點會在學(xué)校門口接你。大致的時間你記著,以后上課的時候都按這個時間點來。”
“哦哦。”小歐點頭。
江婉又道:“我跟校長說你個頭矮小,去食堂打飯根本夠不著。校長給了咱們額外的照顧,會讓你的班主任陪你一塊兒吃午飯,讓她照應(yīng)你。”
“沒事,我自己能行。”小歐道:“我可以搬小凳子去打飯。”
“別。”江婉搖頭:“一會兒灑了燙傷自己,那可就不好了。”
李緣放下課本,提議:“要不,讓新來的小伙計——姓什么來著?”
江婉答:“夏,叫夏田。”
“夏天?”李緣有些驚訝:“挺不錯的名字。”
江婉搖頭:“田,田地的田。”
李緣“哦”一聲,道:“也不錯。夏天的田地,最是茂盛拔高的時節(jié)。”
“但比不得‘夏天’,對吧?”小歐笑嘻嘻問。
李緣好笑睨他一眼,算是默認了。
江婉卻不贊同,道:“只是午飯而已,有學(xué)校老師照顧著,就已經(jīng)是額外的福利。咱們又是司機接送,又是廚師送飯,貌似陣仗太大了些。本來他一個五六歲小屁孩去插班,已經(jīng)夠顯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