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飛的專業(yè)成功引起了鄭雅麗的興趣。
“媽媽,我要上山撿菌子。”
杜紅英看到這個消息頭大了!
大意了!
這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她已經(jīng)完全被菌子吸引,忘記了來這兒的真正目的了。
“看胡婆婆織布用不了多少時間,媽媽,我想上山撿菌子,我們今晚可不可以住山里?”
胡飛說,撿菌子的最佳時間就是清晨上山。
那她們就要住下來。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人家了。”
“胡飛說了,他家還有兩個空房間,是他兩個姐姐住的,姐姐出嫁后屋子他媽媽天天都在打掃,干干凈凈的可以住人。”
胡飛從三歲起就跟著大人撿菌子,好不容易有了證明自己的機會,為了彰顯自己的專業(yè)竭力的留客,連住處都給尋著了。
杜紅英……好婆婆是不做掃興的人!
胡家的午餐很豐盛,老臘肉炒竹筍、蘑菇燉小雞、泡豇豆炒雞雜……
不得不說,農(nóng)家菜真是很合杜紅英鄭雅麗婆媳倆的胃口。
吃飯的時候,杜紅英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八十三歲的胡婆婆還很能喝酒。
杜紅英買的酒是好酒,但是胡婆婆不喝。
“我娘只喝她自己釀的米酒,中午晚上各喝一杯,一杯就是一兩。”胡洪洋道:“我娘還要抽煙。”
這……簡直顛覆了她的想象!
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崇尚保養(yǎng),主張的不抽煙不喝酒,老太太是煙酒都來。
杜紅英打聽老太太抽的是什么煙?
“我從五歲開始就跟著我奶奶績麻線,紡紗織布,奶奶抽水煙就會讓我抽兩口,說提精神,小娃娃嘛,好奇就去抽,這一抽就抽上了癮。”
“最早跟著奶奶抽水煙,后來長大了就跟著爹抽葉子煙。”
葉子煙,那玩意兒味道可濃了。
八十三歲的老太太穿著斜襟衣服,滿頭青絲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的,臉上有皺紋卻看不出一點滄桑,很慈祥和藹的老太太,身上并沒有葉子煙的那股子味兒。
告訴她這是一個老煙民,杜紅英是半點兒都不信!
在得知杜紅英和鄭雅麗的來意后,她滿口應承說自己每天都要織布。
“我娘上午不織布,早上起得早,她會去地里摘菜,或者在山上撿點菌子……”
等等,這是一個八十三歲的老太太應該干的事兒?
“天氣不大的時候,她還會在山上撿柴。”
不是,胡家看起來條件也不是很差呀?
怎么會讓一個八十三歲的老太太干這些活兒呀?
“我娘說了,人活的就是一股子精氣神,她沒病沒災,能吃能睡能走,就要干活碌……”
好好好,確定過眼神,老太太是一個不服輸?shù)娜耍?
精神老太太無疑了!
這精神狀態(tài)簡直比冬梅娘強太多了!
不,嚴格來說,是她的心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都比陳冬梅強。